怀
写景
秋天
咏物
怀乡
抒情
写花
菊花
写风

译文

竹林里簌簌的声响伴着雨声催促,惊醒了幽静人的午间美梦。
轻拂衣袖,木樨(一种花)的香气四溢,金黄色的菊花映照在窗上盛开。
海天之间已经过去了三个秋季,仍然不见乡中信使乘雁而来。
我的心中因此愈发感到了旅途的寂寞郁闷,何时才能乘坐兰舟渡过阳台(或指某种难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复杂心情。首联“竹声萧飒雨声催,惊破幽人午梦回”以竹声和雨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午梦被突然打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接着,“拂袖香风木樨放,映窗金色菊花开”两句,通过木樨与菊花的香气和色彩,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以及时光的流逝。“海天已滞三秋后,乡信难逢一雁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海天相接之处,时间似乎停滞了,而家乡的消息却难以寻觅,一只南飞的大雁也没有带来任何消息,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细腻。最后,“渺渺予怀添旅闷,兰舟何日渡阳台”将思绪引向未来,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能回到故乡的期盼,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归途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