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驿
怀旧
写景抒情
情感思乡
季节
秋天
地点
萧寺
怀古

译文

妆饰过的梅花梦靥,随着流水缓缓流转,步履轻盈,黄昏时分,寺庙深处的寂静令人感到沉静。
又是染上了霜色的季节,月色微暗,林色也微微变化。在寺庙中度过的一年时间,像客居他乡的旅人一样。
回忆过去的日子,如同飞驰的烟雾般快速消逝。在暮云之外,偶然相逢的一笑,竟然发现已经头发斑白。
我们在天涯海角憔悴地共度时光,回想起那些在酒肆、驿站中发生的往事,如今都已成为寻常的陈迹。
多少次思念销魂断肠,平静的生活中我凝视着故乡。悲伤的歌声中流下泪水,痕迹在暗处相互映衬。
更多的感慨,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些了。回想起昔日游历的往事,眼前的风景变幻莫测,却仍记得今夜的相聚。

赏析

这首词以“妆梅梦靥”起笔,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时分,寺庙内寂静无声的画面,如同梦境般虚幻。随后,“染霜奁月”描绘了月光洒在霜白的树林上,景色微变,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残年事,萧寺客”表达了词人作为老僧的身份,感叹岁月匆匆,人生如梦。他忆起过去的日子,如同疾驰的驿站,转瞬即逝。“一笑相逢,竟认头白”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旧友重逢的惊喜。接下来,词人回忆起与友人在天涯海角的共同经历,那些往昔之事如今已成过往,只剩下淡淡的哀愁。“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常之感。词中的“伤歌泪,痕暗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最后,词人感叹过去的美好时光不再,眼前只有扑面而来的风花,唤起了他对今日相遇的深深怀念。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陈洵

254首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猜您喜欢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荅二绝(其一)
唐·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游溪西寺
宋·华岳
寺觉重游好,僧期后会赊。青虫彫病叶,白鸟篆平沙。水瘦石生齿,山寒梅未花。功名今有待,且谒惠公茶。
夜泊白石忆英目青居士
明·释今全
懒任扁舟泊,天涯寄此身。野烟侵薄梦,白石忆同人。九曲空流水,繁音隔世春。夜深寒欲至,鸣鹤一声频。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山中呈聂心远诸客(其二)
宋·文天祥
黄叶婆娑上钓舟,唤回旧梦到江流。多情政自怜樯燕,两鬓终当付野鸥。未说离怀向南浦,须知诗意在夔州。朔风昨夜吹沙急,早觉寒声战玉楼。
旧太守徐滨岳观察岳阳偶道敝邑诗以送之
明·袁宏道
江风滟滟绿条丝,父老争来拜戟支。门外熊轓攀处子,掌中貂虎弄婴儿。肝肠似月冰皆彻,惠泽如春草不知。一片酒香湖上石,摩苔重写洞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