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姿
写景
佳节
怀旧
抒情
端午节日
赞美
植物
花卉
室内情景
记忆

译文

美丽的叶子在书卷中,芳心紧扣着蜡烛的蒂,午日的湘帘垂落在地上。
梦一般地,东风匆匆吹过,世事如梦。
懒于表达情感,只想、在兰闺中沐浴后的倦怠风景中,重新洗酒盏,享受片刻宁静。
众人平视,胜过窥视墙内,幽静的姿态让人自觉远离朝砌。
春光让万物绽放,为美好的时刻而生。秀美的影子在青瓷上沾露,染上了荀郎的香腻。
记得当年双花盛开时,你笑着折下红裙醉倒。如今却在这旧节日里,闲门紧闭。
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如河阳曝锦般的人物出现,识得你幽静的品格和超凡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通过对盆栽石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俪叶缃丛,芳心蜡蒂"写出了石榴花簇拥开放的美丽,"午日湘帘垂地"则烘托出室内静谧与户外热闹的对比。词人感叹时光匆匆,借东风一梦暗示人生的短暂,随后转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提及兰闺、酒盏和欢聚的场景。"满座平看,胜窥墙臣里"表达了词人对眼前景象的满足,认为在家中赏花更胜过外界的繁华。接下来,词人将石榴比喻为佳人,"幽姿、自怯临朝砌",赋予其羞涩而优雅的气质。"春工绽强为佳辰起"赞美了春天的力量,使节日得以绽放。"秀影泫露青瓷,染荀郎香腻"通过视觉和嗅觉描绘石榴的鲜艳色彩和香气,"记双花、笑折红裙醉"则回忆起昔日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刻。然而,现在却是"旧节闲门闭",孤独寂静,词人想象河阳的锦绣繁华,却更向往那些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节日的欢愉,也有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展现出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陈洵

254首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猜您喜欢

三月十五游城南韦氏园
明·区大相
暄风荡嘉卉,膏露沐时芳。休假出南园,众友与我行。方塘溜清渠,珍木秀通庄。谷禽择树鸣,水族近人翔。素柰呈雪姿,绮棠绚霞妆。俯仰茂对育,羁累为之忘。嘉彼中园有,坐叹此流光。取.....
壬辰同年会诗得见字代陈天泽作
明·石宝
长安陌头柳如线,朝东暮西君不见。人生何翅参与商,短景催人疾于箭。忆昔初趋鸳鹭班,几人同献麒麟殿。科协人乘龙背年,时逢水击鲲池便。家君白简犹迟留,上客青袍各䓤茜。二十四回春.....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清·全祖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
贺新郎
宋·毛幵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晚,又过寒食。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但燕子、归来幽寂。况是单栖饶惆怅,尽无聊、有梦寒犹力。春意远,恨虚掷。东君自是人间客。暂时来、匆匆却.....
万年欢·除夕
明·高濂
次纪其除,喜酒媚椒花,人争献寿。灯焰金莲,那更炭然香兽。今岁今宵去也,看明日、明年还又。总乾坤、岁岁更新,何事人愁如旧。夜来歌吹千门早,迎春送腊,残更共守。墙角寒梅,相对.....
撼庭竹
宋·王诜
绰略青梅弄春色。真艳态堪惜。经年费尽东君力。有情先到探春客。无语泣寒香,时暗度瑶席。月下风前空怅望,思携手同摘。画栏倚遍无消息。佳辰乐事再难得。还是夕阳天,空暮云凝碧。
浣溪沙(其二)阳羡上元
宋·陈克
桥北桥南新雨晴。柳边花底暮寒轻。万家灯火照溪明。凫舄差池官事了,木山彩错市人惊。街头酒贱唱歌声。
和陈祐卿主事病中见寄时予亦有宿疾
明·苏仲
两年襟枕病魔留,几度春风不上楼。梦逐老牛依水草,盟寒南海钓鱼舟。园林明媚花争晓,水阁清光月爱秋。好景易过人易老,是谁先我得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