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松
坡
刘
迂
诗
二
首
(
其
一
)
秋
来
吾
亦
爱
吾
庐
,
松
菊
交
情
未
省
疏
。
底
逐
风
埃
轻
去
鲁
,
尚
馀
客
气
欠
消
除
。
写景
抒情
秋天
咏物
友情
哲理
松树
菊花
季节情感
译文
第一句“秋来吾亦爱吾庐,松菊交情未省疏。”可以翻译为:“秋天来了,我也热爱我的茅庐,松树和菊花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份情谊一直未曾疏远。”
第二句“底逐风埃轻去鲁,尚馀客气欠消除。”可以翻译为:“但我的心却随着风尘飘荡,轻易地离开了鲁地(这里可能指作者所怀念的家乡或某个地方),尽管如此,仍然留有客居他乡的情怀,这种情感尚未完全消除。”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题为《和松坡刘迂诗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对自己居所的深情。"秋来吾亦爱吾庐"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季的钟爱,同时强调他对自己的居所有着深厚的感情。"松菊交情未省疏"一句,以松菊比喻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暗示诗人生活简静,与自然和谐相处,友情并未因时光流逝而疏远。接下来的两句"底逐风埃轻去鲁,尚馀客气欠消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他不愿随世俗之风追逐名利,希望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去除多余的拘束和浮躁。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具有一定的隐逸情怀。
廖行之
451首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