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得
寄
东
所
二
首
(
其
二
)
登
高
未
必
高
,
老
脚
且
平
步
。
平
步
人
不
疑
,
东
西
任
四
顾
。
岂
无
见
在
心
,
何
必
拟
诸
古
。
异
体
骨
肉
亲
,
有
生
皆
我
与
。
失
之
万
里
途
,
得
之
咫
尺
许
。
得
失
在
斯
须
,
谁
能
别
来
去
。
明
日
立
秋
来
,
人
方
思
处
暑
。
抒情
哲理
节气的
亲情
人生哲理
记节令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的《偶得寄东所二首(其二)》。诗人以登高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指出,登高并不一定代表精神上的高远,关键在于内心的平静和视野的开阔。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人们也能拥有广阔的视角,不必刻意模仿古人或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诗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认为无论血缘关系如何,只要是生命中的人,都应视为亲人一般对待。他认为,真正的收获可能就在身边,而失去的东西可能远在天边。得失之间的转换瞬息万变,难以分辨,因此不必过于执着。最后,诗人以季节更替为喻,提醒读者珍惜当下,因为“明日立秋来,人方思处暑”,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提醒人们把握眼前,享受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李嵩四迷图
明·袁华
四迷粉图谁手写,乃是钱唐之李嵩。嵩当三朝应奉日,点染人物犹精工。建炎己后和议定,岁聘杂沓金源东。自兹民不识戈甲,江南花柳春融融。宽衫大帽脩眉翁,低头高揖身鞠躬。柳娘缓带竟.....
清平乐·为余越园题归砚娱亲图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江山如此。多少人间事。绿酒高堂欢彩戏。以外般般无味。闲居即目多佳。良辰尽入余怀。看取四时图画,天然不用安排。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其二)
唐·白居易
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祗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掩镜望东寺,降心谢禅客。衰白何足言,剃落犹不惜。
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罢兴国令宿皇恐滩有诗云倦客逢长至扁舟泊远滩居常谙寂寞童稚笑相欢后十七年自成均谒告还乡是夕沿斡宿新淦寺有感赋此
宋·黄彦平
去年度长淮,霜月照孤驿。今年适异县,香雾依禅寂。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风枝无停号,遗句诵悽恻。生男当门户,堕地要膂力。抚我谓我臧,诲我以文术。宁知事大谬,木拱玄尚白。百.....
同前以诗代书
唐·马云奇
古来同病总相怜,不似今人见眼前。且随浮俗贪趋世,肯料寒灰亦重燃。
得琏老庄僧书所报周悉且速东归既愧其勤因述书语为谢仍约官满就见
宋·李之仪
故人书报新种畦,东皋豆麦稻水西。更添庄屋成两脱,筑出涌路排沙泥。柳插千本竹万个,鸡豚母子群相携。又倚前冈辟场圃,更下南泊来凫鹥。两年课役已似此,数岁渐可如山溪。吾师报地适.....
伤族罹祸
明·张家玉
谁计忠成九族殃,行藏我亦似文方。但能完得君臣节,磨涅从他也不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