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刘
柴
桑
寄
袁
道
见
怀
一
峰
之
意
当
年
台
城
会
,
执
手
多
踟
蹰
。
四
海
一
为
别
,
寒
暑
逝
不
居
。
远
意
属
罗
浮
,
举
头
望
匡
庐
。
胡
然
金
牛
谷
,
奄
忽
成
丘
墟
。
蜕
骨
归
复
土
,
灵
衿
存
为
畬
。
庶
几
百
代
下
,
攀
驾
以
忘
劬
。
袁
侯
西
江
英
,
好
德
眼
中
无
。
尺
素
每
欲
近
,
十
年
不
作
疏
。
磨
剑
患
不
快
,
快
则
随
所
须
。
永
愿
磨
此
心
,
恢
恢
快
剑
如
。
怀古抒情
友情
山水
感慨
节序感慨
译文
当年台城聚集之地,许多人在此迟疑牵手,离别时刻愈发艰难。
人们离别后,各奔四海,一别之后,寒暑更迭,光阴似箭,难以留住。
遥远的思绪牵挂于罗浮山,抬头望去是匡庐山。
金牛谷这个地方,突然间变得荒凉破败,成为废墟。
人的身躯化为泥土回归自然,但精神却如同稻田般留存下来。
希望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人们能够记住这里,以此为榜样,忘却辛劳。
袁侯是西江的英才,他看重德行,眼中只有德行而无其他。
虽然我们相隔甚远,但我的心意总是想靠近你,即使已经十年未曾联系,我们之间的情谊依旧不减。
人们担心磨剑不够快,而快剑则是随需而动。
我永远愿意磨砺这颗心,让它的广阔如同快速流动的剑一样。
赏析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袁道见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们往昔相聚的回忆。"当年台城会,执手多踟蹰"描绘了两人在台城的深情告别,充满离愁别绪。"四海一为别,寒暑逝不居"感慨时光飞逝,友情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诗人遥想袁道见在远方的罗浮山和匡庐,感叹金牛谷昔日的繁华已化为废墟,"蜕骨归复土,灵衿存为畬"寓言友人的精神犹在,但物是人非。诗人期待后世能记住他们的友谊,"庶几百代下,攀驾以忘劬",即使时间流转,也能借此慰藉辛劳。最后,诗人赞美袁道见的高尚品德,"袁侯西江英,好德眼中无",并表达自己虽与友人久未通信,但情谊深厚,"尺素每欲近,十年不作疏"。诗人还借磨剑的意象,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志向的坚定,"磨剑患不快,快则随所须。永愿磨此心,恢恢快剑如",寓意自己的心志如同磨砺中的利剑,锐利而持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哲思。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