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秋天
离别
送别
情感
思乡
抒情

译文

与故里亲友逐一告别,归隐沧洲的愿望尚未实现。
秋风吹拂着五陵的树木,晴空下六街的远山清晰可见。
此处美景常年相伴,无机心之处皆是悠然闲适。
何时能置身于世外云天,以避开衰老与别离之苦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首句“出送乡人尽,沧洲未得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归去的无奈。接下来的“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则是通过对长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落寞孤独的情绪。在这两句中,“五陵”和“六街”都是对古都长安特有地貌的指代,诗人借此传达了自己的情感。第三句“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与愿违境遇的一种接受态度,同时也表明了即便是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仍能保持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淡定。最后两句“何当向云外,免老别离间”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够超脱尘世的纷扰,达成内心的自由和安宁。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离别与自我精神追求的一种深刻思考。

张乔

168首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