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政治励志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题为《奉和御制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其三)》。诗中强调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认为温柔的教化是国家兴盛的基础,盲人能通过背诵诗歌来提出建议,而士人若不学习则无法有效表达意见。诗人进一步指出,诗的讽喻功能对于国家的盛衰至关重要,圣明的君主应深思诗中的智慧,以便长久地保护百姓。整首诗体现了对教育价值的重视和对统治者责任的期待。

夏竦

295首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