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
哲理
田园
写山
情感
荒芜
咏七首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望龄的《览镜七首(其三)》,主要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和观察,表达了对生命转化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首句“食柏生香事有征”,暗示了食用柏树可能带来的特殊感受,可能是比喻或象征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或修炼过程。“吾生物化岂无凭”进一步强调生命的生生不息,即使变化万千,也并非无迹可寻。接下来的两句“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通过描述自己在笋乡长时间的修行,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清净,如同竹子般坚韧,又如僧人般清瘦。“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则表达了诗人放弃世俗生活,摒弃欲望后的状态,只剩下清淡的紫蓼(一种植物)为伴,身着朱藤编织的衣物,显得更加朴素自然。最后两句“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诗人似乎看淡了物质的追求,将精力转向了更为宁静的田园生活,种菱于南湖,寓意回归自然,超脱尘世。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超脱的理解,体现了明代士人的修养和人生哲学。

猜您喜欢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
织图二十四首(其十八)祝谢
宋·楼璹
春前作蚕市,盛事传西蜀。此邦享先蚕,再拜丝满目。马革裹玉肌,能神不为辱。虽云事渺茫,解与民为福。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