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泉
院
密
竹
不
见
地
,
独
园
不
知
门
。
得
门
未
逢
人
,
絮
絮
溪
声
喧
。
升
阶
拂
尘
服
,
合
掌
瞻
世
尊
。
方
袍
二
三
子
,
磬
折
礼
数
烦
。
饭
罢
啜
佳
茗
,
缓
行
腹
自
扪
。
同
游
喜
清
閟
,
快
饮
卧
空
樽
。
暗
渠
出
泉
眼
,
细
径
通
山
根
。
正
月
笋
未
生
,
积
叶
覆
苏
痕
。
亭
午
阳
光
薄
,
竟
日
夕
阴
昏
。
燃
灯
照
虚
室
,
扫
榻
眠
幽
轩
。
鸡
鸣
出
门
去
,
溪
流
醒
梦
魂
。
据
鞍
一
回
首
,
但
见
翠
浪
翻
。
写景
山水
抒情
地点
玉泉院
时间
正月
四季
冬天
译文
茂密的竹林遮住了地面,独自进入园林却找不到门。
找到了门却没遇到什么人,只有溪水声嘈杂喧闹。
走上台阶掸去尘土,合起手掌瞻仰世尊佛像。
穿着方袍的二三个僧人,行礼繁琐。
吃完饭喝上好茶,慢慢走腹部自然舒适。
同游的人喜欢清静隐秘,畅快饮酒后空杯而卧。
暗渠中流出泉水,细小的路径通向山根。
正月时竹笋还未长出,积叶遮住了苏生的痕迹。
中午时阳光微弱,直到傍晚天空变得阴暗。
点上灯照亮空荡的屋子,打扫好床铺在幽静的轩中安睡。
鸡鸣声响起便出门离去,溪流的声音唤醒梦中的灵魂。
骑在马背上回头一望,只见一片翠绿的波浪翻滚。
赏析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玉泉院》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玉泉院的所见所感。首四句以密集的竹林和隐蔽的园林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升阶”、“瞻世尊”等动作,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与僧侣们的交流。餐后品茗、漫步山径,诗人享受着清幽的环境,感叹笋未生、阳光微弱的时节。午后至傍晚,光线渐暗,诗人点燃灯火,清扫榻席,过着简静的生活。夜晚,鸡鸣唤醒他,再看门外,只有翠绿的竹浪起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体验,以及在静谧山林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杨弘道
291首
气质高雅古朴、无心事业。但是光明磊落有大志气。作品中透露着怡然自得之趣味作品:《小亨集》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