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秋
之
八
日
睹
云
台
观
冲
观
大
师
北
轩
群
花
盛
开
春
早
凡
花
百
种
荣
,
秋
芳
能
得
几
多
名
。
仙
家
八
月
灵
葩
发
,
不
与
寻
常
俗
艳
争
。
写花
秋天的赞美
菊花
赞颂
译文
春天到来,百花齐放,各种花朵都展现出它们的荣光。但是到了秋天,能够留下多少种花的芳名呢?
仙境中的灵花在八月盛开,它不与那些寻常的艳丽花朵争奇斗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中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象。诗人韩琦在宋朝时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仲秋时节,云台观冲观大师北轩中的群花盛开的盛景。诗中通过“春早凡花百种荣,秋芳能得几多名”两句,对比春日百花齐放的繁盛与秋季花朵的稀少,突出了秋季花朵的珍贵与独特。接着,“仙家八月灵葩发,不与寻常俗艳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秋季花朵的非凡之处,它们如同仙界的灵物,在八月绽放,不与世俗的花卉争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秋季花朵的美丽,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在纷扰世间保持纯净心灵的重要性。
韩琦
739首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赠林庆铨联
清·邹戴尧
房中松竹梅三友;海内诗书画一家。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十六字令
清·俞士彪
春夜暖,漏阁未传签。花阴下,和月捲珠帘。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