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鸟
秋景
情感
思乡
秋雁咏
叹味低睡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其十五)中的片段。它以秋雁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寂寥的秋夜画面。"秋雁。秋雁。飞过玉河南畔",通过反复咏叹秋雁,表达了季节更替和离别之感。"天孙书问黄姑",这里的"天孙"和"黄姑"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织女和牵牛星,诗人借此寓言表达人间夫妻或情侣间的相思之情。"识得愁滋味无。无味。无味。"诗人借秋雁的视角,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愁苦和无奈,这种愁绪仿佛无处不在,没有味道,却又沉重无比。最后两句"拥髻灯前低睡",则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灯下,愁绪满怀,只能拥着发髻默默入睡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寂寞与哀伤的氛围。总的来说,这首诗运用象征和比喻手法,通过对秋雁的描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深深怀念。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二首(其一)
宋·陆游
清夜房栊灯火微,此心病起更依依。空惊床下莎虫语,不见梁间巢燕归。苍砚有池残墨在,白头不栉乱书围。可怜未遽忘风月,犹梦华觞插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