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节日
菊花
情感
思乡
思思念
写老年
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九日书似北山上人》,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老体衰的感慨。首句“老年尤惜过芳时”直接抒发了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尤其是对于重阳节这样的佳节,更显得岁月匆匆。次句“篱下黄花值闰迟”描绘了菊花在闰年的秋季开放,显得更为稀疏,暗寓诗人内心的孤寂。“夜雨有愁如湿絮,秋风无发可吹丝”通过比喻,将愁绪比作湿漉漉的棉絮,无法吹散,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愁苦。接下来,“劳魂数数还乡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往事茫茫感兴诗”则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感叹世事如梦,人生无常。最后两句“满腹精神浑减尽,一杯谁与共襟期”揭示了诗人身心疲惫,无人共享此刻心境的孤独,也暗示了对友情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和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

张翥

826首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猜您喜欢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柳含烟·柳
明末清初·屈大均
青青眼,忍看人。人别人离不管,更将烟雨湿残春。与罗巾。红恨绿愁消欲尽,枝上无多风信。一相思作一垂丝。断肠时。
中秋无月
明·王越
年年遇着中秋节,活计虽贫强自欢。不似今年贫得甚,倚栏无个月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