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源
县
清
野
百
年
久
,
中
原
千
里
赊
。
火
烟
新
聚
落
,
山
水
旧
生
涯
。
种
麦
十
数
亩
,
诛
茅
千
百
家
。
我
来
行
正
倦
,
何
处
觅
桃
花
。
地点
桃源县
写景
山水
田园
怀古
抒情
译文
旷野的寂静持续了百年之久,中原辽阔的疆域仿佛遥不可及。
新的村落里炊烟袅袅,依旧是那山水间的旧日生活。
耕种了数十亩的麦田,又除去了千家万户的茅屋杂草。
我走得正疲倦,却不知何处能寻找到桃花源般的理想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两句,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时间悠长、空间辽阔的乡村景象。“清野”指的是安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百年久”则表明这种宁静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中原千里赊”更强调了这片土地的广袤和丰饶。接下来的“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两句,则具体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情景。“火烟”象征着家宅的温暖与生活的繁荣,“新聚落”则意味着这里的人们重新集聚,开始新的生活;而“山水旧生涯”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明这些聚落依然保持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方式。诗中的“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两句,更具体地展示了农耕生活的景象。“种麦”指的是农事活动,而“诛茅”则是对农舍众多的描述,显示出一个繁荣且充满活力的农业社会。最后,“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理想中桃源般美好生活的追寻与渴望。这里的“我来”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亲身体验,而“行正倦”则表达了一种旅行中的疲惫感;“何处觅桃花”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对于理想之地——桃源的寻找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乡村生活的无限赞美。
文天祥
977首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