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鸿
怀
广
悼亡
抒情
写景
山水
怀古
友情
季节
告别
送别

译文

诗句“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可以翻译为:我在西河边上徘徊,看到月亮落下,众星稀疏。
“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可以理解为:有智慧的人在半路离世,仿佛雨水断绝,将如何继续前行。
“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翻译为:过去那些美丽的文采,就像玉一样发出清亮的光辉。
“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可以解释为:其理论超越了晋魏时期,其高雅的言辞又像借鉴了屈原的思想。
“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表示:官员们驾车在驰道上奔驰,并肩而坐侍奉在朝廷的殿门之外。
“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意为:走到门口时怀着爱慕之情,进入殿堂又见到了曲折幽深的美景。
“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表示:刚刚期待着像黄鹄一样高飞远翔,却突然像朝露一样消逝了。
“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意为:黔娄的遗体没有遮盖之物,延陵国的人们对他的去世感到非常悲伤。
“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描述的是:山间密布的树林覆盖了寒意,平原楚国却微微暖和了起来。
“帷㡳衣广柳,缟冠涕如縻”可以解释为:宽大的衣袖像柳条一样垂下,白色的帽子下泪水如丝缦般流淌。
“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描绘的是:江水从章江流去,云朵绕过楚山飞翔。
“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表示:虽然已经过去但如果有听到这样的故事或文章,那么这样的文采和智慧就不再存在于这里了。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天祥所作,名为《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欧阳大著的挽留之情和对其学问的赞赏。诗歌开篇“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描绘出一幅夜晚河畔的静谧景象,月亮高悬,星辰寥寥,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沉思古今的氛围。接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则表达了对欧阳大著学问深邃、思想崇高的赞赏之情。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魉,雅言袭轲思”等,都是对欧阳大著学问渊博、文词典雅的赞颂。这些表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朋友不仅是文学上的高度评价,更是精神上的深刻认同。随后,“连驾觐驰道, 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则描绘出欧阳大著在学术交流中的卓越风范和他与人交往时的谦和礼貌。至于“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一句,则是对友人的学问如同高飞的大鹤,又似晨曦中迅速消散的露珠,表达了对其学术造诣之高的赞美和对其才华横溢、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后半首诗则转入沉思与怀念,“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表明作者对于友人的离去感到不舍,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忧伤。而“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帷㡛衣广柳,缟冠涕如縻”则是对那已逝时光的追忆和对朋友学问的怀念。最后,“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换代的无常感,以及对于欧阳大著这位学者虽已经远行,但他的文章精神依旧留存于世间,不会随风而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交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高超的文学功底,是一篇集思念、赞美与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文天祥

977首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