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写花
春天
节庆
佳节
怀旧
回忆
抒情
咏梅
地点
情感表达

译文

译文:数着落下的梅花,风中吹过,树枝上还留有残存的雪。
译文:记得在某个春天佳节时,玉人曾经在此攀折梅花。
译文:在太湖石旁边,梅花斜倚着,它的浓香渐渐被风吹散。
译文:拿起笔想要写下新的诗句,但无奈清晨的鶗鴂鸣声打断了思绪。

赏析

这首《好事近》由清代诗人许德蘋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落梅、残雪、玉人、阳春佳节、太湖石、浓香以及晓鸣鶗鴂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首句“数到落梅风”,点明了季节的转换,梅花已凋零,春风轻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枝上尚留残雪”一句,不仅描绘了冬末的景色,也暗示了梅花虽已凋谢,但仍有残留的雪迹,象征着冬去春来的交替与自然界的坚韧生命力。“应记玉人攀处,正阳春佳节”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想象一位女子在阳春佳节之际,攀折梅花的情景,既增添了画面的人文气息,也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怀念。“太湖石畔任欹斜,浓香渐吹灭”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幽美,太湖石的不规则形态与梅花的香气形成对比,暗示了自然之美与时间流逝的微妙关系。随着浓香的渐渐消散,画面似乎也带上了淡淡的忧伤。最后,“拈笔欲题新句,奈晓鸣鶗鴂”表达了诗人想要捕捉这瞬间美景,留下永恒记忆的愿望,却无奈于清晨的鶗鴂鸣声,仿佛在提醒时光的匆匆流逝,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