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
宗教文化
饮食文化
场景
哲理思考

译文

法会庄严地展开雁堂,食物摆放在眼前,盘盘碗碗成行。
葡萄、庵罗果和糖霜一起,饆饠、陈黯的䭭头僵硬。
藤根炖得软糯干瘪像羊,鸠盘茶研磨成汁配牛酥浆。
云子(类似一种食物)装在龙脑钵中,麦炒豆类像盂和釜一样量多。
金碧辉煌的佛榻和狮子床,如同嵫景与若光相互对应。
须臾之间乐声响起鼓声镗镗,火不思(一种乐器)配合箫管高亢。
十名身着锦彩衣裳的童子,手持月斧欢快地跑跳。
他们踩着节奏,步伐轻盈响亮,与南无阿弥陀佛的颂声相应和。
哈达、江噶等物品如缥缃(古代书籍用丝帛制成的卷子),花球、霞氎、兜罗黄等装饰品。
馨香四溢的蒲草、伊兰花和螺甲香,主人与客人乐此不疲。
愿闻四果阿罗方(可能是佛教用语),客人说修心是否会如虎添狂。
孔子告诫我们要保持操守,舍弃则亡,出入无时需谨慎其乡(可能是指佛教修行的地方)。
佛法传授时心灯明亮辉煌,瓶中罗縠(可能是指佛教法器)像雀儿飞翔。
儒家与墨家哲理相互印证,静定观察终归康庄大道。即使心境即是佛,也是真觉之王。
主人笑着指向河面汪洋,我却沉溺于古籍之中,你却在江边吸饮。

赏析

这首清代和瑛的《班禅额尔德尼燕毕款留精舍茶话》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热闹的茶会场景。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法筵上各种美食的陈列,如葡萄庵罗、糖霜饆饠、藤根羊、鸠盘茶等,展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音乐演奏与舞蹈表演也增添了欢乐气氛,孩童们身着华丽衣裳,手持月斧跳跃,与乐声相应和。诗人通过“佛传心镫”、“儒墨相连”等元素,融合了佛教与儒家思想,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平衡,认为定静止观是通往康庄之道。最后,主人以江水为喻,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而客人则回应说读书可以修身养性,防止过度狂妄。整首诗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学术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