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音乐咏物
四季
节庆
景物

译文

赵国的瑟奏出清雅的乐音,秦地的筝发出飘逸的声响。
(这些音乐)错落有致地展现春夏秋冬的景象,缓缓地分为四个部分奏出。
乐声随着风回荡在金碧辉煌的梁间,映照着云朵,透过缀满珠网的帐幔。
递相演奏的乐声不仅仅是二八佳人奏出,繁复的琴弦也不只是弹奏一两支曲子。
我很幸运地聆听了来自东郭的吹奏,并侧耳陪听南风的赏乐。
听着那铿锵有力的音乐,我仿佛忘记了食物的味道,只是享受这和谐的音乐,或低头或仰头。
轻飘飘的尘埃已经消散,游动的鱼儿也在水中翻腾荡漾。
这样的恩泽实在难以遇到,吟咏这些美好的事物也难以轻易地表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音乐表演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演奏者的技艺。诗人王暕以“赵瑟含清音,秦筝凝逸响”开篇,将两种不同地域特色的乐器演奏声描绘得生动形象,清音与逸响交织,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悠扬的音乐氛围。接着,“参差陈九夏,依迟分四上”描述了音乐表演的有序进行,仿佛四季更迭,九夏交替,音乐如同时间的流转,既有序又富有变化。随后,“从风绕金梁,含云映珠网”进一步渲染了音乐表演的空间感与视觉效果,音乐如同随风飘动,环绕在金梁之上,与云彩相映成趣,珠网般的装饰更加增添了表演的华美。“递奏岂二八,繁弦非一两”则赞美了演奏者技艺的精湛,音乐的旋律复杂多变,既不是简单的二八节奏,也不是单一的几根弦音,而是融合了各种复杂的音符与节奏,展现出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幸叨东郭吹,侧陪南风赏”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音乐盛宴的荣幸与享受,仿佛置身于东郭之风中,与南风一同欣赏这美妙的音乐,流露出对音乐艺术的深深喜爱与敬仰。最后,“忘味信铿锵,餐和终俯仰”强调了音乐带来的感官享受与心灵触动,音乐如同美味佳肴,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而“轻尘已飞散,游鱼亦翻荡”则是对音乐影响的生动比喻,轻尘被音乐的魔力驱散,游鱼也因音乐的感染而翻腾,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表演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演奏者的高超技艺,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由衷的喜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王暕

2首
生于宋顺帝升明元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四年,年四十七岁。年数岁,风神警拔,有成人之度。弱冠,选尚淮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员外散骑侍郎。天监中,历位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家世显贵,与物多隔,不能留心寒素,众谓为刻薄。以左仆射致仕。暴疾卒,谥靖。暕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志》作二十一卷。此从《两唐书志》)传于世

猜您喜欢

谩兴四首(其二)
明·黄衷
南山有芳茅,拔之必连茹。茹也欣所托,芳茅终不语。拔茅夫何为,无乃葺其宇。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茅兮任弃捐,茹亦委沟水。亭亭数尺松,青青雪霜里。
赠从弟冽
唐·李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立德新居(其一)
唐·孟郊
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和荅诗十首(其七)和松树
唐·白居易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
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其一)
宋·陈造
去年重午饮酒归,赓歌酬酢无俗子。今年重午约同饮,更向诗人阅诗史。平生玩物游戏尔,把酒孰知情所寄。交朋径略形体中,嗜好本非杯勺里。自昔骚人吟九辩,亦知令尹安三已。宗英分严君.....
幽居五首(其一)
明·金大舆
篱落豆花满,阶除苍藓多。微云翻早雁,轻雨滴寒莎。负手看青竹,牵衣爱绿萝。萧条扬子宅,独酌有长歌。
宿东鲁父居二首(其二)
宋·张耒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