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春
日
去
桂
林
人
在
天
涯
送
远
春
,
远
春
还
送
欲
归
人
。
风
光
渐
扫
缠
绵
雨
,
云
水
原
随
淡
宕
身
。
玉
笋
峰
多
通
桂
驿
,
木
兰
舟
小
望
榕
津
。
祇
怜
花
事
成
狼
藉
,
那
有
残
红
上
绣
茵
。
写景
春天
送别
情感
思乡
落花
山水
地点
桂林
怀古
译文
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送别远方的春天,而远方的春天似乎也在送别想要回归的人。
景色随着绵绵细雨逐渐消逝,云和水的流动仿佛在淡泊中随着身体飘荡。
玉笋峰的道路与桂树驿站相通,木兰舟小巧轻便,可望见榕树渡口。
可惜的是花儿已经凋零成一片狼藉,再也没有残花飘落在绣花垫子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阮元在春天将尽之际,于远方送别友人,同时感叹春光流逝和自身的漂泊不定。首联“人在天涯送远春,远春还送欲归人”通过对比,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春光既在送别中消逝,又仿佛在送别者心中留下依恋。颔联“风光渐扫缠绵雨,云水原随淡宕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缠绵的雨逐渐退去,云水之景随着诗人的淡然心境而变化,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颈联“玉笋峰多通桂驿,木兰舟小望榕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玉笋峰众多,连接着通往桂林的驿站,木兰舟小巧,承载着诗人对友人和家乡的思念,望向远方的榕津。尾联“祇怜花事成狼藉,那有残红上绣茵”以落花满地的景象收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挽留春光的遗憾,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离去后生活的寂寥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阮元
62首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