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山
纳
凉
柳
上
一
蝉
鸣
不
已
,
柳
下
回
风
激
流
水
。
老
僧
扫
石
待
清
眠
,
劝
客
睡
心
先
睡
耳
。
我
耳
初
离
市
朝
语
,
喜
听
清
商
变
繁
徵
。
九
龙
会
意
散
烟
鬟
,
传
翠
扬
颦
三
十
里
。
讵
识
尘
埃
褦
襶
子
,
机
砧
炙
热
争
余
滓
。
面
具
衣
装
弄
假
人
,
号
是
裸
民
应
未
耻
。
张
腋
无
汗
颡
无
泚
,
前
山
落
日
波
纯
紫
。
临
风
叩
齿
漱
寒
泉
,
今
夜
移
船
太
湖
尾
。
写景
抒情
夏天
山水
动物
情感
思乡
赞颂
城市
山水田园
译文
柳树上的蝉鸣声不断,柳树下回荡着风声和流水声。
老僧人在扫着石头,准备清静地休息,劝你也先安心入睡。
我的耳朵刚刚离开市井的喧嚣,喜欢听清亮的商声变为繁复的音律。
九龙汇聚,散发出烟雾般的美丽,翠绿的面容和姿态传扬三十里之外。
谁又能理解那些被尘埃污染、穿着华丽服饰的人呢?他们在炎热的机器旁争抢剩余的食物残渣。
人们用面具和衣物装扮成假的人,甚至称之为“裸民”也不感到羞耻。
张开腋部没有汗水,额头也没有湿润,前方的山上太阳落山,湖面上的水波呈现出纯紫色。
临风叩齿漱寒泉,今天晚上我要移船到太湖的尾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惠山的清凉景象,以蝉鸣、流水和老僧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纳凉时的心境。首句“柳上一蝉鸣不已”,以蝉鸣声起,渲染出宁静的氛围。接着,“柳下回风激流水”写微风吹动柳条,水面泛起涟漪,清凉之意油然而生。“老僧扫石待清眠”刻画了一位禅定的老僧,他清扫石头准备静心入眠,他的心境与环境相得益彰。“劝客睡心先睡耳”则暗示诗人也想借此环境放松心情,忘却尘世喧嚣。诗人通过“我耳初离市朝语,喜听清商变繁徵”,表达了从繁忙的官场生活中暂时解脱的喜悦。“九龙会意散烟鬟,传翠扬颦三十里”运用比喻,形容山色如女子秀发般飘逸,景色之美令人陶醉。“讵识尘埃褦襶子,机砧炙热争余滓”则以反讽手法,批评世俗之人忙于琐事,不知享受自然之美。“面具衣装弄假人,号是裸民应未耻”揭示了诗人对虚伪社会的批判,认为人们在物质追求中失去了真我。“张腋无汗颡无泚”描绘了惠山的清凉,让人忘却炎热。“前山落日波纯紫”则以壮丽的落日景色收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最后,“临风叩齿漱寒泉,今夜移船太湖尾”表达诗人决定在此处过夜,沉浸在这份宁静与清凉之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曹寅在繁忙政务之余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