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写景中的秋色
雨天
季节的秋天
田园抒情
怀古

译文

绕过栏杆的幽深山涧里,突然传来冷清的声响。雨声滴滴答答,漏声也滴滴答答。
两人各自闲眠,却因听不到同样的声音而感到不同。更深夜静,病眼才睁开,惊讶地看到一片青翠。
灯光闪烁如星星点点,萤火虫也像星星一样闪烁。它们偏移到薄薄的帐幔旁,单枕上最为明显。
生机勃勃,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风马儿》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内容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思绪万千的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绕栏幽涧乍泠泠”,开篇即以“泠泠”之声描绘了山涧水流动的清脆悦耳,仿佛在夜晚的寂静中轻轻回响,为整首词定下了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基调。“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雨滴与漏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暗示,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漫长与孤独。“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这两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两个不同的场景或心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或是对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同感受。通过对比“闲眠”与“不同听”,词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宁静与动乱、安逸与动荡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更,更。病眸才展讶青青”,“更”字的反复使用,强化了时间的推移感,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随着“病眸”的展开,词人突然注意到一片“青青”,这或许是窗外初露的绿意,也可能是内心深处的一抹希望之光,给整首词带来了一丝温暖与慰藉。“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灯与萤火虫的微光在黑暗中闪烁,既象征着微弱却坚韧的生命力,也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次温柔抚慰。这一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依然能够发光发热。“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薄帏”与“单枕”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简陋与主人公的孤独,但“分明”二字则暗示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的变化。“生,生。”最后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句收尾,既是对生命的肯定,也是对不断前行的鼓励。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探索之后,词人似乎找到了某种力量,准备面对生活的挑战,继续前行。整体而言,《风马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孤独以及希望的深刻洞察。

顾贞观

246首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