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意哲理
写心悟道
日常生活

译文

第一句“一不得向,二不得讨,廊下闲行,堂中打坐。”可以翻译为:“第一,不能追求什么;第二,不能讨要什么。在走廊下悠闲地行走,在堂屋里安静地坐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静心修行的态度。
第二句“眼里耳里,观世音,胡达磨,过。”可以翻译为:“无论从眼中看到什么,从耳中听到什么,都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心存慈悲,像胡达磨一样静心修行,以此度过人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淡然处之、内心慈悲、修行悟道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禅意。"一不得向,二不得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求得失的态度,暗示了修行者对世间名利的放下。"廊下闲行,堂中打坐"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闲适而自在,体现了禅修中的静定与从容。"眼里耳里,观世音,胡达磨,过"这句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淡然看待,观世音和胡达磨都是佛教中的慈悲象征,诗人通过提及它们,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慈悲观,一切人事都如同过客般从眼前耳边流过,不执着于任何具体的事物。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的细节揭示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俗、看破红尘的禅宗精神。

释智朋

229首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