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陶
渊
明
归
去
来
辞
归
去
来
兮
,
眷
眷
怀
归
今
得
归
。
念
我
生
之
多
艰
,
心
知
免
而
犹
悲
。
天
风
飘
兮
余
迎
,
海
月
炯
兮
余
追
。
省
已
空
之
忧
患
,
疑
是
梦
而
复
非
。
及
我
家
于
中
途
,
儿
女
欣
而
牵
衣
。
望
松
楸
而
长
恸
,
悲
心
极
而
更
微
。
升
沉
几
何
,
岁
月
如
奔
。
嗟
我
宿
昔
,
通
籍
璧
门
。
赐
金
虽
尽
,
给
札
尚
存
。
愧
此
散
木
,
缪
为
牺
尊
。
属
党
论
之
云
兴
,
雷
霆
发
乎
威
颜
。
淮
南
谪
于
天
庖
,
予
小
子
其
何
安
。
岁
七
官
而
五
谴
,
越
鬼
门
之
幽
关
。
化
猿
鹤
之
有
日
,
讵
国
光
之
复
观
。
忽
大
明
之
生
东
,
释
累
囚
而
北
还
。
酾
天
汉
而
一
洗
,
觉
宇
宙
之
随
宽
。
归
去
来
兮
,
请
逍
遥
于
至
游
!
内
取
足
于
一
身
,
复
从
物
兮
何
求
?
荣
莫
荣
于
不
辱
,
乐
莫
乐
于
无
忧
。
乡
人
告
予
以
有
年
,
黍
稷
郁
乎
盈
畴
。
止
有
弊
庐
,
泛
有
扁
舟
。
濯
余
足
兮
寒
泉
,
振
余
衣
兮
古
丘
。
洞
胸
中
之
滞
碍
,
眇
云
散
而
风
流
。
识
此
行
之
匪
祸
,
乃
造
物
之
馀
休
。
已
矣
哉
!
桔
槔
仰
无
已
,
时
举
觞
自
属
聊
淹
留
!
汝
今
不
已
将
安
之
?
封
侯
既
绝
念
,
仙
事
亦
难
期
。
依
先
茔
而
洒
扫
,
从
稚
子
而
耘
耔
。
修
杜
康
之
废
祠
,
补
由
庚
之
亡
诗
。
为
太
平
之
兴
老
,
幅
巾
待
尽
更
奚
疑
!
怀古抒情
人生哲理
山水田园
悼亡
归隐
译文
归去回来吧,心中充满思乡之情,如今终于能够回到家乡。
想起我的生活经历诸多艰难,内心知道即使免于灾祸仍然感到悲伤。
乘着天风飘摇而我在迎向希望,望着海月明亮而我在追逐过往。
回忆过去曾受过的困扰与痛苦,感觉仿佛在梦中却又并非真实存在。
在回家途中到达我家,我的儿女欣喜地牵着衣襟迎接我。
望着松树和坟墓我长声哭泣,悲痛到极点又渐渐平息。
升沉荣辱的变化无常,岁月像骏马般奔腾。回想起我曾经身居官场,通籍璧门。
虽然皇上的赏赐已经用尽,但官印还在。我愧为散木之材,却屈身就范当作祭祀之用。
随着政党争论的兴起,威严的雷霆显现于天颜之上。
我被贬谪到淮南的宫廷,我的子女将如何安身立命?
我在七年之中多次受到谴责,越过鬼门关进入更幽深的地方。
化作猿猴与鹤的形态终有一天会到来,国家的光辉还能再次看到吗?
突然间从东方传来光明之音,我得以释放出狱向北还乡。
洗去天汉之耻,觉得宇宙也随之变得宽阔起来。
归去回来吧,请逍遥自在于广阔的世界中!
内心得到满足就是最大的财富,对其他东西还需要追求什么呢?
最大的荣耀是不受侮辱,最大的快乐是无忧无虑。
乡里的人告诉我这一年来过得很好,稻谷茂盛,丰收在望。
只有破旧的房子可以安身,只有一叶扁舟可以漂泊江湖。
在寒泉中洗脚,在古丘上抖动衣衫。
消除了胸中的烦恼和困扰,犹如云消雾散,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由的气息。
明白这次行动不是灾难而是幸运的安排。罢了罢了!
桔槔高举无休止地劳作着,不时举杯自饮自娱以打发时间。
你现在不再有其他的想法了吧?封侯拜相的想法已经断绝了,修仙成道也难以预期了。
依傍祖茔洒扫祭拜,跟随着幼小的儿女耕种田地。
修复废弃的杜康祠堂,补全遗失的由庚诗篇。
为太平盛世而安享晚年生活,戴幅巾过完余生还有何疑虑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的《和陶渊明归去来辞》,是对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回应与致敬。秦观在诗中表达了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与感慨。诗中开篇“归去来兮”,直接引用了陶渊明原作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摆脱尘世束缚的心愿。接着,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到自己曾身居高位,享受过荣华富贵,但最终意识到这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内心深处仍感到忧虑与悲伤。这种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在诗的中间部分,秦观描绘了归家途中与家人的团聚场景,以及面对故乡景物时的深切情感。他感叹时光如梭,岁月匆匆,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价值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最后,秦观表达了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希望能在晚年回归田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继续传承文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家庭、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秦观
571首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您喜欢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宋·陆游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其六)
宋·张孝祥
谷帘酿酒极清美,风味大似主人翁。我有一尊正倾写,却思烟雨庾楼中。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