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成
台
韶
阳
太
守
台
成
日
,
玉
局
仙
人
海
上
归
。
万
籁
尽
如
韶
九
奏
,
五
云
遥
见
凤
双
飞
。
莲
峰
隔
浦
浮
春
色
,
武
水
澄
波
漾
暖
晖
。
错
把
滕
王
江
阁
比
,
鸣
鸾
歌
舞
是
邪
非
。
写景
咏物
地点
抒情
怀古
错比
春色
水景
译文
韶阳太守的台榭已经建成,玉局的仙人乘船从海上归来。
世间万物之声就像韶乐九奏一般美妙,远远的看到五彩祥云中有两只凤凰飞翔。
莲花山峰隔着河面,春天景色浮现其中,武水澄波水波荡漾着暖阳的光晖。
错把滕王江阁相比了,鸣鸾的歌舞并非其真正的含义。
赏析
这首《九成台》由元末明初诗人陈谟所作,描绘了韶阳太守新筑之台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首联“韶阳太守台成日,玉局仙人海上归”,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台成之日的盛况,仿佛太守亲自迎接仙人从海上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万籁尽如韶九奏,五云遥见凤双飞”,进一步渲染了台前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万籁俱寂,仿佛在演奏着韶九的乐章,而远处的五彩祥云中,一对凤凰翩翩起舞,象征着吉祥与和谐。颈联“莲峰隔浦浮春色,武水澄波漾暖晖”,将视线转向湖面与山峦,莲花峰在湖面上映射出春天的色彩,武水的水面清澈明亮,反射着温暖的阳光,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尾联“错把滕王江阁比,鸣鸾歌舞是邪非”则以对比手法,将九成台与滕王阁相比较,表达了对九成台独特魅力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对某些过度装饰、追求奢华行为的批判。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成台及其周边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建筑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