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山水
咏物
怀古
写山
赞颂
怀旧
思乡
春日
佳节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谟所作的《登峨嵋亭吊太白墓》,通过对太白墓的凭吊,表达了对李白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神气归天上”,以“神气”象征李白的精神与才华,暗示其已逝去,但精神永存于天界。接着“江头徒认坟”,点出诗人站在江边,只能看到李白墓地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时空的距离感和对逝者的追思。“花留宫锦色,星动翰林文”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李白的诗歌比作“宫锦色”的花朵和“翰林文”的星辰,赞美其作品的华美与光芒,同时也暗示了李白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过客多题壁,摛辞难逸群”描绘了李白墓地周围的情景,过客们纷纷题写诗句,赞美李白的才华,难以超越他的成就,进一步强调了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后,“祗应扫松雪,可以荐清芬”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扫除墓前的松雪,来祭奠李白,让其清雅之香得以传扬,寄托了对李白的深深敬意和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李白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巫山一段云(其一)
宋·柳永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唐·白居易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君恩壮健犹难报,况被年年老逼身。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摸鱼儿(其一)中秋旅寓,寂寥寡欢,对月抒怀,爰成斯制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算悠悠、离家岁月,转眴蟾圆五度。良辰又屈中秋节,喜见冰轮缟素。愁欲诉。听笑语喁喁,是人家儿女,秋心如许。对半榻孤灯,今夕何夕,乱蛩鸣断础。帘低户。吟到坡仙水调,琼楼玉宇何.....
泛清波摘遍·邓尉探梅,和小山
清·杨玉衔
茅诛径小,杏傍墙高,莺报柳桃薰染好。暖催寒勒,商略探芳计迟早。行人道。鹃声泪苦,驴足尘空,无意送春归去了。倦侣高阳,重拾杯盘坠欢少。雁来渺。短札欲凭晚潮,何处始无芳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