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山水写景
咏物
秋天的写景
登高抒情
赞美
登临之思

译文

昔日凤凰未曾飞起时,这座山中已充满美好祥和之气。
连绵群山环抱着河流与丘陵,藤蔓缠绕,深邃而沉静。
沿着曲折的山径似有龙的踪迹,星光下的车驾伴随着隐秘的探寻。
常听人说起谢公的逸事,今日此地令人心胸开阔,愉悦无比。
山顶巍然耸立,秋日清晨正是攀登游览的好时光。
在芦苇丛生的小洲能分辨出细微的颜色变化,天籁之音隐约可闻。
手持拐杖眺望归途的湖泊,心情舒畅,目光凝聚在遥远的山峰。
围绕着神奇的山峰徘徊,登高而坐,胸怀更加宽广。
溪流小路像被重重大门锁住,松树的门扉交织着翠绿的阴影。
那贞洁的姿态独处于幽深的山谷,吉祥的色彩依旧栖息于林间。
傍晚的雾气覆盖了曲折的河岸,轻轻划桨环绕着碧绿的水边。
有幸陪同探索奇景,希望能继续这如同《咸池》乐章般的美妙体验。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山峰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心境。开篇“威凤昔未起,兹山嘉气深”两句,表明在过去没有听到过石伞峰如此美好的名声,而现在却感受到了这里深厚的佳气。接下来,“逶迥抱川阜,萝茑方沈沈”描绘了山势蜿蜒,环抱着河谷和土丘,周围是郁郁葱葱的草木。龙节稍岩径,星轩伴幽寻”则写出了山中曲折的小路和仿佛能听见车轮声响的寂静。“尝闻谢公事,今嘉昭旷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说中的故事怀念之情,以及现在所感受到的美好景致。紧接着,“绝顶上巍峨,秋晨好登临”描绘了山峰高峻,清晨是登山观赏的最佳时刻。“芦洲辨微色,天籁闻虚吟”写出了水边芦苇的细腻颜色,以及仿佛能听见天籁之音。"支策睇归湖,舒情凝远岑"则表达了诗人倚靠着竹杖望向归途的湖光,同时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山岭的眷恋。“徘徊绕灵伞,登坐延芳襟”一句,写出了诗人在石伞峰上徘徊流连,不忍离去的情状。"溪路锁重扃,松门交翠阴"则描绘了溪谷被密封,松树之间交织着浓郁的绿荫。“贞姿在空谷,瑞色仍栖林”表达了山中清净的气质和美好的景象。"晚霭覆回汀,轻桡环碧浔"则写出了傍晚时分,薄雾笼罩着河岸,轻舟在碧绿的水面上航行。最后,“探奇幸陪唱,愿继咸池音”表达了诗人探寻山中奇景,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愿望,以及希望能够继承古代诗人的高雅风范。

卫中行

1首
德宗贞元九年进士。十八年,入东都留守韦夏卿幕府。宪宗元和元年,在浙东幕府,与同僚游石伞峰赋诗。元和中历任礼部员外郎、兵部郎中、中书舍人。元和末自华州刺史改陕虢观察使。敬宗宝历二年,自国子祭酒出为福建观察使。次年,因贪赃事发,流播州

猜您喜欢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
越问(其五)鱼盐
宋·孙因
百川会同沧海兮,浩不知夫津涯。吐云涛以澜汗兮,沃日御而渺瀰。藏巨灵之赑屃兮,见天吴之惚恍。戴五山之嶪峨兮,涵百怪之陆离。巨鱼出没其中兮,不知其几千里。鼓浪沫以成雾兮,嘘云.....
奉荅木斋病起见怀二十韵
明·冯兰
海气明曙霞,湖光渺秋昊。十月木未霜,枫林景逾好。疏疏篱下花,寂寂涧边草。閒居田事休,委巷人迹少。东瞻牛屯峰,秀矗云之表。种梅已成蹊,中搆一亭小。谢公有好怀,藉此以终老。佳.....
题卧屏十八花·山茶
宋·葛立方
十月幽园开晓风,层层绛蕊艳芳丛。江南只惯收鹰爪,谁顾山前鹤顶红。
竹树白头公小画
明·陈颢
翠滴疏篁露,凉生落木风。能知岁寒意,独有白头公。
法相寺中老樟一株双干皆大十围其本殆不可量不知何代物也散原老人属同赋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法相院中长耳僧,早空诸相藏锋棱。一朝永明偶饶舌,结跏俄顷惊肤冰。应身历劫住山寺,定光一线燃龛灯。我寻春茶数来止,但赏修竹青层层。忽逢大身仰突兀,老樟分干双龙腾。互如天柱伸.....
游道山佛寺登邻霄台作歌
清·符兆纶
浮云挟山山不移,崭然山碧无云时。纷红骇绿塞涧户,岁寒特厉青松枝。城南鼓钟若唤客,数来见佛低双眉。此间自具正法眼,参禅却恨无真诗。登高放眼望大海,日堆万顷红玻璃。时时波涛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