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曲
献
仙
音
·
寿
杨
给
事
母
七
十
篱
菊
苞
金
,
井
梧
鸣
玉
,
江
影
静
涵
新
雁
。
暑
退
高
楼
,
凉
生
广
榭
,
画
阁
昼
开
清
宴
。
共
报
道
、
宝
婺
星
,
中
夜
光
璀
璨
。
天
南
现
。
太
安
人
、
鹤
发
朱
颜
。
酌
春
酒
、
绕
膝
孙
曾
欢
恋
。
七
十
生
辰
,
见
青
琐
、
贤
郎
贵
显
。
丹
桂
五
枝
,
比
燕
山
、
未
应
多
羡
。
挥
玉
堂
彩
笔
,
赋
得
仙
音
遥
献
。
写景
抒情
赞美
节日
秋节
寿辰
亲情
山水
情画意
节庆赞颂
译文
篱笆边的菊花含苞待放,金色的花苞闪闪发光,井边的梧桐树叶在风中摇曳作响,江面上的倒影静静的,新来的大雁飞过。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高楼之上凉风习习,宽敞的台榭变得凉爽起来,画阁里白天也举行起了清凉的宴会。
大家都说,宝婺星在夜空中璀璨闪耀,就像在深夜中看到的那样。它在天南出现。
寿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白发朱颜,正享受着儿孙绕膝的欢乐,品着美酒,沉浸在喜悦之中。
在七十岁的生日上,他的家庭幸福美满,子孙们都非常显赫尊贵。
他的家庭富贵如同丹桂的五枝,比起燕山也不必羡慕更多。
他拿起彩笔,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美妙的诗篇,作为献给寿星的祝福。
赏析
这首明代夏言的《法曲献仙音·寿杨给事母七十》是一首祝寿词,以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杨给事母亲七十寿辰的祝贺。开篇描绘了秋日的宁静景色,篱笆边的菊花如金,井边梧桐声如美玉,江面映照着新雁,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随着季节转换,暑气消退,高楼上凉意渐生,宽敞的殿堂里举办着清雅的宴会。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天空,赞美了宝婺星在夜空中光芒四射,象征着长寿与吉祥。"太安人、鹤发朱颜"则直接赞美寿星的健康与精神矍铄。在温馨的家庭聚会上,老人品饮春酒,子孙围绕膝下,共享天伦之乐。七十岁的生日,见证了家族的荣耀,子孙们的显赫地位增添了庆祝的喜庆。最后,诗人以"丹桂五枝"的典故,祝愿杨给事的母亲比燕山的五枝丹桂还要繁茂,表达了深深的祝福。并以"挥玉堂彩笔,赋得仙音遥献"作结,寓意杨母才情出众,如同仙子一般,值得歌颂和敬仰。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寿者的敬爱和对家庭和睦的赞美。
夏言
369首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猜您喜欢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双寿为莱阳王侍御赋
明·黄衷
扶桑曈曈转迟日,莱阳先见长生国。神禾垂颖动千年,颗粒还堪驻颜色。三槐几叶高堂在,最是清门盛车盖。蓬山遥挹数烟青,瑶海环看净如带。寿翁白胡照地光,阿毋齐年鬓未苍。晴华芳苑鹿.....
送肖鹤陈邑侯五首(其三)
明·欧阳建
圭江南下水粼粼,荡涤冈州十载尘。墉隼自潜安用武,釜鱼翻活肯忘恩。霾云飞去山头露,皓月照来天骨真。千古循良应有传,翁乡之后更何人。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定寨望洋
清·陈玉衡
三秋策杖卦山巅,一望重洋思渺然。作楫安澜如此日,乘风破浪是何年。氛消绝岛鱼游泳,气结全台象万千。门户而今开鹿港,依稀争看估人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