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
康
节
先
生
题
安
乐
窝
诗
中
云
乐
见
善
人
乐
闻
善
事
乐
道
善
言
乐
行
善
意
此
即
吾
友
朱
仲
明
乐
善
斋
之
意
也
系
之
以
诗
人
生
有
至
乐
,
主
善
以
为
师
。
善
端
本
固
有
,
乐
处
亦
自
知
。
我
思
舜
之
徒
,
鸡
鸣
日
孳
孳
。
箪
瓢
在
陋
巷
,
颜
氏
其
庶
几
。
之
子
芝
兰
室
,
书
传
为
箴
规
。
量
力
行
好
事
,
固
穷
无
妄
为
。
何
似
安
乐
窝
,
受
用
尧
夫
诗
。
哲理
抒情
写人
赞颂
读书
惜时
道德
赞善
译文
人生有最大的快乐,那就是以向善为师。
善良的初衷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固有的,快乐也源于我们自己的内心认知。
我思考着像舜的弟子们一样,每天勤奋努力,鸡鸣即起。
虽然住在简陋的巷子里,用箪瓢等简陋的器具生活,但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接近于圣贤的境界。
你的家庭如同兰室般高雅,家传的书籍也是规劝人们行善的箴言。
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好事,面对困境时不要轻举妄动。
哪里比得上一个安乐窝(这里指内心平静、安乐的生活状态)呢?享受着尧夫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表达了对朋友朱仲明乐善斋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平和,意境淡雅,通过对比和借代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高尚品德的推崇。“人生有至乐,主善以为师。”开篇即提出人生中最高的快乐在于追随善良的人为导师,这是整个诗歌思想的核心。“善端本固有,乐处亦自知。”接着指出真正的善良源自内心,乐趣也只有身历其境才能体会。“我思舜之徒,鸡鸣日孳孳。”诗人将自己的追随善良之心比喻为像舜帝的臣子一样,每天清晨就被鸡鸣声唤醒,勤勉不息。“箪瓢在陋巷,颜氏其庶几。”这里通过对颜回(颜渊馀)的引用,表达了对朱仲明德行的推崇和敬仰之情。箪瓢是古代贫穷人家用以盛水的器物,陋巷则是简陋的小巷,象征着颜回清贫自守。“之子芝兰室,书传为箴规。”朱仲明之子居住在充满芝兰芬芳的房间里,这里的书传成为教诲和规范,意味着他家学术传承,教育有方。“量力行好事,固穷无妄为。”诗人赞扬朱仲明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好事,即使处境困窘也不随意作为。“何似安乐窝,受用尧夫诗。”最后,将朱仲明的居所比喻为安乐窝,表达了对于他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深厚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朱仲明德行和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仇远
780首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闭关
唐·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宋·黄庭坚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次韵顾次凤
宋·王灼
笔端文字照千春,仙籍班联透几尘。黄卷肯交同长物,白袍未信裹闲身。至言落落常难合,俗眼悠悠少识真。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
杭州官舍偶书
唐·姚合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