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静
传
挂
冠
四
圣
观
静
挼
秋
渌
洗
荷
衣
,
问
隐
孤
山
只
鹤
随
。
得
酒
可
谋
千
日
醉
,
挂
冠
犹
恨
十
年
迟
。
云
和
家
有
仙
人
谱
,
石
鼎
今
无
道
士
诗
。
莫
对
梅
花
谈
世
事
,
此
花
曾
见
太
平
时
。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秋日写景
怀旧抒情
写梅
山水田园
地方名胜
地方志
抒情
译文
轻揉秋色洗涤荷花衣裳,独自在孤山之上寻访着只有仙鹤伴随的隐者。
有了美酒就可以长醉不醒,卸下官职的帽子仍后悔没有早早辞官。
云和家中有仙人传谱,而石鼎前如今却无道士留下的诗篇。
不要在梅花面前谈论世间的事务,因为这朵花曾经见证过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词人仇远所作,名为《董静传挂冠四圣观》。从艺术风格和用字特点来看,这首诗深受当时文人的影响,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开篇“静挼秋渌洗荷衣”,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秋天清新的气息中,轻拂着荷叶,仿佛在用自然之美来洗涤心灵。接着“问隐孤山只鹤随”则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愫,希望能够像那孤独的鹤一样,与世隔绝。“得酒可谋千日醉”,显示出诗人对饮酒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态。而“挂冠犹恨十年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放弃仕途生活的不舍与懊悔,挂冠代表着离开官场,这里的“十年迟”可能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云和家有仙人谱”,这里的“云和家”很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或者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逸之所。诗人提到那里有仙人的传说,体现出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而“石鼎今无道士诗”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代道家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文学艺术不再关注道教题材的感慨。最后两句“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和坚韧不拔的美德,而“此花曾见太平时”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盛世,这里可能是对过去安定年代的一种怀念,或者是对于未来和平生活的一种期待。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田园、饮酒隐逸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引发的情感波动。
仇远
780首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您喜欢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唐·高适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寂寂
宋·吴锡畴
寂寂闭门坐,身閒心太平。豆花含雨重,梧叶坐秋鸣。道路风波恶,山林梦寐清。少狂无复在,未减是诗情。
王子荣过家上冢
金末元初·李俊民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题画二首(其一)
明·王恭
二十卧云壑,长吟招隐篇。梯岩结幽构,凿石开山田。时经翠微峰,扪萝拂青天。脱巾挂修竹,酌酒挥五弦。别来如蓬转,兹赏竟茫然。白首竟垂钓,萧条东海壖。徒有鸾鹤心,终无黄绮缘。今.....
汎舟回澜亭坐中作
金·刘从益
昔年醉回澜,犹恨身属官。今年邂逅来,身与亭俱閒。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溪山如故人,喜我复来还。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韝鹰乍脱臂,但觉天地宽。山阴忽回船,夜阑情未阑。
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宋·许及之
我本山泽之臞姿,出处相较黠与痴。生当浙东岩壑地,閒觉壶中光景迟。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南官祝融常.....
次胡安州韵
元末明初·陶宗仪
宦成归老有馀晖,吟苦从教带减围。卜搆北山欣地僻,阅耕南亩虑年饥。云霄孤鹤盘旋过,野水閒鸥自在飞。炎暑困人多病暍,寄言莫怪往来稀。
赠黄时庸(其二)
明·李舜臣
阙下初心醉,堂中共目成。映尊梅未尽,承步草新生。白雪听歌郢,甘泉见赋京。吾承骚雅后,何限慰交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