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晏
迁
居
借
榻
青
安
恰
一
年
,
年
穷
何
事
复
谋
迁
。
官
閒
空
绾
文
章
印
,
水
浅
难
移
书
画
船
。
稚
子
欢
呼
新
入
屋
,
老
夫
叹
息
早
归
田
。
人
生
聚
散
如
凫
雁
,
极
目
江
湖
万
里
天
。
田园抒情
写景
情感
人生哲理
离别
迁居
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的迁居之感,表达了一种对贫穷无奈和对过往生涯的回忆。"借榻青安恰一年"一句,通过借用“榻”来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流逝,同时"年穷何事复谋迁"则透露了诗人因为贫困不得不再次迁居的无奈情绪。接着,"官閒空绾文章印"一句,通过对“文章”和“印”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便在闲适中,也难以摆脱文字与知识的羁绊。然而,“水浅难移书画船”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迁居生活的不易适应,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和困境。"稚子欢呼新入屋,老夫叹息早归田"两句,则表现出家庭成员对迁居的不同反应,从而体现出了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稚子代表了新的开始与希望,而老夫则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人生聚散如凫雁,极目江湖万里天"一句,则从更高的哲学高度来看待人生的变迁,将其比作像鸿雁一样聚散无常,同时以“极目江湖万里天”来表达对广阔世界的眺望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迁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性、情感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仇远
780首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