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韵
答
萧
济
翁
想
君
不
欠
买
山
钱
,
要
学
骑
驴
孟
浩
然
。
拂
袖
径
行
轻
万
里
,
著
书
直
待
后
千
年
。
林
泉
短
褐
凄
将
老
,
斋
馆
孤
灯
耿
不
眠
。
明
旦
履
霜
何
所
向
,
大
茅
峰
顶
看
芝
田
。
写景抒情
怀古读书
惜时
写山
山水田园
友情
译文
我不想欠下买山的钱,想要学习孟浩然骑驴的潇洒。
我潇洒地行走万里,写下书稿,期待它能流传千年之后。
林间清泉旁,我穿着简朴的衣服,感到孤独老去;在斋馆里,我独自面对孤灯,无法入眠。
明天踏着晨霜,我将前往何方?我要去大茅峰顶看那芝田。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用韵答萧济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情。“想君不欠买山钱,要学骑驴孟浩然。”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而感到负担,希望像孟浩然那样自由自在地游历山水。“拂袖径行轻万里,著书直待后千年。”诗人想要一甩袖尘世的牵绊,轻松地走过万里长途,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的远大志向,希望作品能够流传千年。“林泉短褐凄将老,斋馆孤灯耿不眠。”这两句描写了诗人隐居山林,穿着简陋的衣衫,即将步入老年,却因思念朋友而难以入睡,点燃孤独的灯火,夜不能寐。“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顶看芝田。”诗人在清晨踏着薄霜,不知何去,心中只有对大茅峰顶上神仙芝草的向往,这里象征着对高洁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和精神寄托的情感,以及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学永恒价值的信仰。
仇远
780首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您喜欢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其一)
明·夏良胜
脚根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醉过十年梦,风抟一望沙。闲情诗入画,生意草方芽。长者须投辖,清清一味茶。
次韵陈君俞携酒见过
宋·李之仪
野人欣莫逆,君子戒多上。幸尔违朝市,聊复图蕙帐。薄田几负郭,山水分背向。巾车俯秋成,舒啸会随杖。吾友真可人,轻舟数相访。投怀失枯槁,达意信摇荡。时哉固难得,触境沈波浪。谓.....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挽宋海印居士二首(其一)
元·魏初
诗酒交亲半老臣,田园成趣自由身。回头行路风波里,得似先生有几人。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漫兴
明·张家玉
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
畴昔
元·张仲深
我生爱山殊有癖,日日登山访幽寂。故人江陈三五辈,醉卧青溪抡白石。踏霜采杞琲盈把,拂晓题诗云满壁。文笔峰前动客吟,百花嵓底留行迹。故人别去动经载,溪山溪水总相忆。今年海口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