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夜
三
首
(
其
三
)
火
独
银
花
触
目
红
,
揭
天
鼓
吹
闹
春
风
。
欣
欢
入
手
愁
忙
里
,
旧
事
惊
心
忆
梦
中
。
但
愿
暂
成
人
缱
绻
,
不
妨
常
任
月
朦
胧
。
赏
灯
那
得
工
夫
醉
,
未
必
明
年
此
会
同
。
节日
词中的写景
词中的情感
咏物
记梦
怀旧
惜时
译文
火树银花在眼前闪现出耀眼的红色,鼓声阵阵,欢声雷动,仿佛在春风中欢腾跳跃。
内心欢喜但忙于处理琐事,过去的种种事情令人心惊,经常在梦中回忆。
只希望暂时与眼前的人在一起享受缱绻的情感,即便明月经常被遮掩也不妨事。
欣赏灯会时没有时间沉醉其中,因为可能明年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相聚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元夜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元宵佳节之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但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情愫。“火独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这一句通过对灯火与银花的描绘,展现了元宵之夜热闹非凡的景象。火光映照下银色的灯饰如同花朵一般美丽,伴随着天空中激昂的鼓声和吹奏的声音,整个春夜充满了欢庆的气氛。“欣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在快乐的节日气氛中,作者却不自觉地沉浸于往事之中。即便是在繁忙的喜悦之时,也难以避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这些记忆如同惊醒了心中的梦境。“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作者表达了一种希望,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她仍然愿意让自己在这种温馨而模糊的情感中停留。这里的“缱绻”指的是情感的纠葛,而“月朦胧”则是一种诗意化的表达,意味着一种柔和而又略带迷离的氛围。“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最后一句,作者表达了对当下时光的珍惜。元宵赏花灯应当尽情享受,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甚至连明年的元宵是否能再次相聚都无法预知。整首诗通过对元宵之夜景象与作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在欢乐庆典背后怀旧且对未来保持希望态度的女性形象。
朱淑真
367首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猜您喜欢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四)
清·陈维崧
年年竞渡喧歌唱,雪屋崩银浪。如今不见木兰桡,门掩一庭微雨读离骚。风前皓腕缠红缕,往事依稀数。多时忘却辟兵符,今岁重新提起暗嗟吁。
春日即事九首(其四)
宋·李廌
毛桃犹带蕊,青杏已团枝。老不禁春恼,应知老易欺。
芍药诗(其三)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忆梅引·庚子设帐溪南,花朝之月,苦雨连宵,寒灯煮梦,离愁暗然,爰填小阕,以寄同人
清末近现代初·叶璧华
一枕萦乡思。待花蝶翩翩,花间摇曳。怅无端、蘼径云蒙,酿作连宵风雨。滴碎蕉心,催残莲漏,凄绝小楼谁共倚。倦剔银缸,看凤胫、香穗垂红,伴我薄衣拥翠。溪南羁客,梅红骚侣,阴岑苔.....
己巳岁除作(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春来依旧未阳和,生事萧条罢啸歌。孺仲妻孥花絮少,韩康母子药丸多。梅葩似雪嫌红甚,草色如烟奈绿何。岁暮苦寒喧暖日,更无名酒使颜酡。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明·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
夜合花
宋·高观国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春衫抖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