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程
给
事
知
越
州
三
吴
冠
盖
并
驱
驰
,
名
德
如
公
亦
已
稀
。
胥
口
沈
珠
唐
相
事
,
会
稽
怀
绶
汉
臣
归
。
光
华
昼
绣
家
山
近
,
浩
荡
秋
风
画
鹢
飞
。
十
万
疲
民
待
仁
政
,
未
应
祗
为
脍
鲈
肥
。
送别
赞美
怀古
秋景
赞美友人
关心民瘼
译文
三吴地区的人们都在竞相奔驰前行,像你这样德才兼备的人实属罕见。
唐朝时期胥口的珍珠遗事已被遗忘,而你如汉朝的臣子一样,怀揣着绶带归来。
你的家在光华闪耀的地方,离山很近,你在秋风的吹拂下如画中的鸟飞翔。
有十万疲惫的百姓在期待你的仁政,而你不应只为了享受美食而忘了他们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直孺为送别程给事前往越州任职而作,表达了对程给事高尚品德与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其在越州推行仁政的期待。首句“三吴冠盖并驱驰”描绘了吴地官员们的繁华景象,暗示程给事的显赫地位;“名德如公亦已稀”则直接称赞其名声和品德罕见。接下来通过“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这两句,借典故赞扬程给事的治政能力和忠诚,暗示他将如同唐相李斯般在胥口施展才华,或如汉臣会稽王那样衣锦还乡。“光华昼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鹢飞”描绘了程给事即将到达越州的情景,以日间华丽的服饰和秋天的开阔景色烘托出他的荣耀与使命。最后,“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表达了诗人对程给事的期许,希望他不仅为了个人的荣誉,更应关注民生,实施仁政,让疲惫的百姓受益。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期待的送别诗,既赞美了程给事的才德,也寄寓了对他在越州施政的殷切期望。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送郑产庄
宋·李之仪
酌君白玉杯,送君正黄梅。长安风沙眯人眼,君行暂诣黄金台。剧辛已老乐毅去,荆棘平地多龙媒。九重深沉四海远,快便谁许参云雷。黄金台高不易上,并州雄节几尘埃。当时勋业皎白日,馀.....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唐·杜甫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