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州
送
裴
大
泽
赴
庐
州
长
史
西
江
天
柱
远
,
东
越
海
门
深
。
去
割
慈
亲
恋
,
行
忧
报
国
心
。
好
风
吹
落
日
,
流
水
引
长
吟
。
五
月
披
裘
者
,
应
知
不
取
金
。
离别
送别
山水
抒情
夏天
母爱
友情
译文
西江上的天柱山遥远,东边的海门深邃无边。
离开家乡,割舍对慈母的深深眷恋,心中满是对报效国家的忧虑。
清风徐来,夕阳西下,流水声中我吟唱着无尽的诗篇。
五月里还穿着皮衣的人,应该明白并非为了追求金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绪和报国之志。开篇两句“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幅广阔而深遂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渺茫。接下来的“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不仅要割舍对家人的情感牵挂,更有为国家担忧的深沉情怀。这里的“慈亲恋”和“报国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道与忠诚的双重要求。“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则是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抚慰之情。这两句通过对风、光、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逸乐和心灵的自在。最后,“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这句话里蕴含着诗人对于清廉自守的自诩。即使是在炎热的五月,仍旧需要披上衣裳的人,也应该明白不能因贪图富贵而失去节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作为士人的高洁品格和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