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州
九
日
闻
崔
四
侍
御
与
宇
文
太
守
游
敬
亭
余
时
登
响
山
不
同
此
赏
醉
后
寄
崔
侍
御
二
首
(
其
一
)
九
卿
天
上
落
,
五
马
道
傍
来
。
列
戟
朱
门
晓
,
褰
帏
碧
嶂
开
。
登
高
望
远
海
,
召
客
得
英
才
。
紫
绶
欢
情
洽
,
黄
花
逸
兴
催
。
山
从
图
上
见
,
溪
即
镜
中
回
。
遥
羡
重
阳
作
,
应
过
戏
马
台
。
节日
写景
地点
怀古
秋节
重阳节
山水
秋天
译文
朝廷重臣如星辰陨落,显贵骏马沿道路而来。
清晨时分,朱门列戟迎宾,翠嶂帷幕揭开。
登高远眺大海,广纳贤才宴请宾客。
佩戴紫色绶带的欢快情绪浓厚,赏菊的闲逸兴致被激发。
山峦如画册中的景象,溪流仿佛镜子中的倒影。
遥想重阳佳节,定会胜过戏马台的欢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会图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九卿天上落,五马道傍来”可见宴会举行在一处高台或山丘之上,天气晴朗,甚至可以看到九重天空的瑞气降临,而道路两旁则有五匹骏马缓缓而来,这是对盛况的生动描绘。“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进一步渲染了宴会地点的宏伟与壮观。列戟即排列着兵器的场面,朱门指的是宫殿的大门,晓色中打开的画面给人以深邃而又辉煌的感觉;褰帏则是开启窗户之意,碧嶂即青山的意思,这里则是一幅自然景观与人造建筑交融的美丽图景。“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表明诗人登上高处,目光所及之远乃至大海,宴会中又有宾客相聚,招揽到英俊之才,这里展现了对知识分子和英雄豪杰的尊崇。“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紫绶可能指的是华丽的宴席布置或服饰,而黄花可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欢乐时光的留恋,以及在这愉悦氛围中情感交流之深。“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艺术化描绘。山川在画布上呈现,溪流如同镜子一般清澈可鉴,这里的意境是诗人通过艺术作品欣赏到的大自然。“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则是对历史典故的一种呼应。重阳节即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古时有登高望远之习俗,而戏马台则与历史上的名将赵云有关,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英雄豪迈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宴会盛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精神境界的情怀。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