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送别
情感
友情
写景
写风
写树
桑树
抒情

译文

在枯桑树下送别,落叶飘散半空中。
我前行道路遥远不明,唯你知晓天边风声。
有谁会想起张仲蔚这样的隐士,只能依附于蒿草和蓬蒿。
何时能共饮一杯酒,再次与李膺畅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孤独感受的深刻描绘。开篇“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两句,立刻设定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这里的枯桑不仅是景物的写实,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衰退。"凋叶落半空"则增强了这种感受,让人感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接下来的“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即将踏上远行的旅途,而友人则留在原地,孤独地面对着自然界的狂风。这里“懵道”和“天风”都传达了一种无拘无束、超脱尘世的自由精神。诗中间的“谁念张仲蔚,依蒿与蓬”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片荒凉之地,是否还有人记得那被遗忘的人物?“蒿与蓬”都是生长于荒野中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诗中人物的孤独无援。最后,“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希望在某个时候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共饮一杯酒,这里的“更与李膺同”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是对未来重逢机会的渴望。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情的别离情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