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山
中
懒
摇
白
羽
扇
,
裸
体
青
林
中
。
脱
巾
挂
石
壁
,
露
顶
洒
松
风
。
山水田园
夏日写景
夏日
自然景象
夏日山中
译文
懒得摇动白色的羽毛扇,他在裸露的青林中独自
解开头巾挂在石壁上,让头顶沐浴着松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里,诗人在山林中享受自然的景象。诗人以“懒摇白羽扇”开篇,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那白色的羽扇在手中慢慢摇动,既是驱散暑气,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裸体青林中”则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他可能是在清凉的溪水中沐浴,或是简单地坐在树下,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清新。“脱巾挂石壁”一句,则透露出一种随性和放逸。诗人将头巾随手挂在了岩石上,这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他不再需要任何物质的束缚,连头巾也不例外,都可以随意抛弃。“露顶洒松风”则是对前两句的一种延伸和深化。诗人赤裸着头颅,让清新的山风拂面而过,这是一种与自然彻底融合的状态,既有解放之感,也有返璞归真的意味。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自然状态的理念。诗中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俗、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展现。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初夏
隋末唐初·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风入松·陵阳山中
清·李符
千章夏木密遮天。一路闻蝉。农家尽报香粳熟,未交秋、便刈山田。矮屋安排水碓,趁春雨后新泉。子明为令即为仙。野老相传。池名黄鹤今何处,但苍茫、一派云烟。问水寻山今日,青鞋布袜.....
咏周茂叔爱莲(其二)
清·王家枢
怡情开净界,长啸激清流。对此心偏远,欣然目与游。波揩凉翠净,尘谢软红浮。矫矫中央植,閒居兴独幽。
七月四日自深谷之灵峰作
元末明初·刘基
平旦出云门,亭午至灵峰。山盘涧萦纡,谷深岩错重。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度石苔藓滑,披萝烟霭浓。颇喜禾黍成,可以慰老农。野草各有花,照水似衒容。徐行恐触热,聊憩崖下松。时.....
归田十首(其九)
明·黄公辅
每耽小睡思藤轮,况值秋声入户频。彭泽归来依绿柳,野堂飞不到红尘。问谁许我为知己,除却明农是故人。万境都归虚幻里,倘来何物役吾身。
雨中
宋·张侃
风清园蝶粉犹轻,雨冷吴蚕茧未成。尽说溪村年事好,又添渔子笑浮生。
夏日同李于鳞贾守准刘子成宗子相四比部南溪泛舟
明·谢榛
散步过林塘,相随上野航。沿流狎鱼鸟,嚼藕得冰霜。共拟西湖胜,还乘北渚凉。桂樽移白日,兰棹转沧浪。杨柳缘堤合,菰蒲出水长。酣歌意不尽,晓色正苍茫。
忆江南四首(其二)
清·华长发
夏日好,万绿覆横塘。嫩笋堆盘樱共荐,新茶小阁雨中尝。梅豆又盈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