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写雪
青山
绿树
寒梅
嫩柳
抒情
冬天的景色
山水

译文

一夜寒风穿透了窗户,早晨起来,天空中落下了六出(雪花)铺满了天地。
青色的山峰上上下下仿佛都被银饰装点,绿色的树木在高低处像是被粉妆修饰。
山岭边的寒梅因为雪的覆盖显得更加素白,河堤旁的嫩柳也失去了它原有的颜色。
诗人们看到这无边的美景,心中充满情感,于是将它们收入诗囊中,创作出短小的诗篇。

赏析

这首明代程通的《青山白雪》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雪景图。首句“一夜严风透客窗”,写出了寒风彻夜的冷峻,暗示了雪的来临。次句“晓来六出遍穹苍”则点明了雪的降临,"六出"形容雪花的形状,"遍穹苍"则展现了雪覆盖天地的广阔。接下来,“青山上下如银饰,绿树高低似粉妆”运用比喻,将雪后的青山比作银色的装饰,生动描绘了雪后山峦的素雅之美;而绿色的树木在白雪的映衬下,仿佛穿上了淡雅的粉妆,显得清新脱俗。“岭畔寒梅添素白,堤边嫩柳失妖黄”进一步描绘了冬日景色的细节,寒梅在雪中更显洁白,嫩柳失去了夏日的艳黄,增添了冬日的静谧和生机。最后,“高人极目情无际,收入诗囊赋短章”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他将这份情感融入诗篇,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山水的静美,富有画面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宋·黄大受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太一湫
金·杨云翼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
明·夏良胜
为取深青洗却迂,石梁趺坐正刚予。匣中宝剑腾还否,天上银河落未如。饮雪香分归洞侣,佩环声碎宴池馀。沧桑果是无根说,会见何人去恶书。
风入松(其十)雪湖
明·高濂
瑶台银阙画图中。琼树玲珑。玉垒长堤跨十里,白茫茫、山色当空。树底红含瘦叶,云边绿剩孤松。梅花依旧月空朦。清兴谁同。鹤去不还千载梦,冻云深、亭锁阴浓。村店酒香人醉,山楼吟费.....
北红门外即景(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夜闻风盛愁无寐,晓见雪消喜动容。岂是喜愁太无定,都来念里为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