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仙
子
·
立
夏
酒
恶
更
嗔
花
气
袅
。
起
把
落
花
和
露
扫
。
黄
鹂
一
个
上
枝
头
,
来
报
道
。
添
烦
恼
。
今
日
五
更
春
去
了
。
倦
眼
舒
将
烟
渺
渺
。
是
处
溪
山
今
绿
绕
。
却
拈
短
棹
问
桃
源
,
非
故
道
。
人
间
杳
。
繁
阴
如
雨
无
啼
鸟
。
夏天
写景
抒情
怀旧
落花
动物
黄鹂
译文
“酒醉后心情恶劣,更加愤怒地看着袅袅的香气在酒杯上升起。站起来拿着扫帚扫去落花和露水。”
“一只黄鹂飞上枝头,似乎在报信,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今日五更时,春天已经悄然离去。疲倦的眼睛在朦胧的烟雾中感到渺小和迷茫。”
“每个地方,山间溪流环绕,如今绿意盎然。我拿起小船的船桨,询问哪里是桃源,是否偏离了原来的道路。”
“人世间已经变得遥远。繁密的阴云如雨般落下,连鸟儿都不再啼叫。”
赏析
这首《天仙子·立夏》描绘了立夏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深沉的感慨。首先,“酒恶更嗔花气袅”,开篇即以酒后的情绪反衬出对花香的敏感与喜爱,酒后的不适并未减弱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增添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起把落花和露扫”,清晨醒来,诗人拿起扫帚,将落花与露水一同清扫,这一动作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清扫着时间的痕迹,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黄鹂一个上枝头,来报道。添烦恼”,黄鹂的鸣叫本应带来生机与喜悦,但在诗人听来却添了几分烦恼,这或许是因为春天的逝去,让人感到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无奈与哀愁。“今日五更春去了”,直接点明了季节的更替,春日的离去如同时间的流逝,无法挽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倦眼舒将烟渺渺”,诗人的眼睛因长时间凝视而感到疲倦,远处的烟雾缭绕,象征着远方的未知与迷茫,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是处溪山今绿绕”,尽管春天已去,但溪边的山色依旧绿意盎然,这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继续下去的希望与寄托。“却拈短棹问桃源,非故道”,诗人手持短桨,仿佛在探寻过去的桃源之地,这里的“桃源”不仅指地理上的桃花源,更是心灵上的避风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人间杳。繁阴如雨无啼鸟”,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略显凄凉的画面,人间似乎已经失去了生机,繁茂的树荫如同连绵的细雨,没有了鸟儿的啼鸣,整个世界显得空旷而寂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