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寿
幻想
神话
抒情
写山
写水
四季中的冬季
节气的赞颂

译文

驾驭彩虹和云霓。乘着红色的云气。登上九疑山穿越玉门。渡过银河,来到昆仑山。
见到西王母,拜谒东君。结交赤松子和羡门子。
接受重要的秘密,爱惜精神(可能是指修行的法门)。食用灵芝,饮醴泉(可能是指甘甜的泉水)。
拄着桂枝,佩戴秋兰。远离世事纷扰,在浑沌的宇宙中游历。
好像有疾风一样快速游走,瞬息之间行进数千里。
寿命像终年不灭的南山,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或目标。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描写仙境与超脱世俗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神话色彩和道教元素。开篇“驾虹霓,乘赤云”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虹霓是指五色的云霓,赤云则象征着高洁与圣洁之境,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驾驭着彩云,乘坐着红云,展现了一种神仙般的自由和高尚。“登彼九疑历玉门”中,“九疑”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九重天界,而“玉门”则是通往仙境的门户。诗人通过这一句字,表达了自己攀登至高无上的神圣之地。紧接着的“济天汉”和“至昆仑”,则是在强调诗人的旅程已经超越了凡尘,达到了一种精神与物质的极致。在“见西王母,谒东君”一句中,“西王母”乃是道教传说中的仙界之主,而“东君”则可能指的是东华帝君,这两位神仙分别掌管着生命和死亡的秘密。诗人通过拜访这些神灵,表达了自己对永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交赤松,及羡门”中的“赤松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得道之士,而“羡门”则可能是指仙人所居之门。诗人通过与这些仙界人物的交流,展示了自己对于仙道修行的追求和理解。接着,“受要秘道爱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仙道秘密的领悟和珍视,以及对精神层面修炼的重视。而“食芝英,饮醴泉”则是仙界生活的一部分,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精神的滋润。最后,“拄杖桂枝佩秋兰。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飘翩。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一段,诗人通过持杖、佩戴桂枝和秋兰等行为,展示了自己已经超脱世俗,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这片仙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不再受尘世羁绊。景色未变,但自己的旅程却已经行进数千里,寿命如同不朽的南山一般长久,而对过往的愆误也已然置之度外。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追求永生与精神至高境界的仙境图景。

曹操

28首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宋·黄大受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海城县(其二)
清·多隆阿
人心叵测善逃形,再莫轻言出户庭。畎亩毗连兴狱讼,亲朋聚会谑优伶。山因冒雪头先白,柳遇逢春眼待青。昔日龙头屯尚在,挥金芟草想园亭。
云亭萧氏园池杂兴次韵四首(其一)
明·刘崧
日日西园载酒来,好花深映洞门开。水涵香雾空青湿,山拥晴云紫翠堆。林径微风看燕度,石桥细雨听莺回。酣歌却望双峰近,落日松声万壑哀。
题岩石号意
明·林大春
岩居应不羡时名,笑倚玫瑰物外情。兴在竹林因小阮,人传杜句识徐卿。孤峰半插秋云白,邃谷平临夜月清。已种千头饶橘乐,定栽三树看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