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金
门
(
其
八
)
香
漠
漠
。
低
卷
水
风
池
阁
。
玉
腕
笼
纱
金
半
约
。
睡
浓
团
扇
落
。
雨
后
凉
生
云
薄
。
女
伴
棹
歌
声
乐
。
采
得
双
莲
迎
笑
剥
。
柳
阴
多
处
泊
。
写景
山水
婉约
夏景
女性生活
爱情
夏日活动
女子情态
译文
香气淡淡地弥漫着。低垂的水风拂过池边的阁楼。玉腕上戴着纱金半约的装饰。
浓睡中,团扇落下。雨后天气凉爽,云层薄透。女伴们划起船,歌声快乐响起。
采下两朵莲花迎接微笑的人并剥开其花瓣。我们在柳树荫密的地方停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江南风光图。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凉宜人的午后场景。"香漠漠"四字传达出一种淡雅的花香,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低卷水风池阁"则勾勒出一处幽静的庭院,水边的风轻拂,带来阵阵清凉。"玉腕笼纱金半约"中,“玉腕”形容女性的手臂细腻白嫩,而“笼纱金半约”则暗示着精致的女红装束,透露出一丝不经意的诱惑。"睡浓团扇落"这一句,通过对扇子的描写,传递出夏日炎热之余人们追求清凉的情景。而"雨后凉生云薄"则是对气候变化的细致捕捉,雨后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云层也似乎变得稀薄。"女伴棹歌声乐"中,“棹”即是舟楫,以此形容女子在水边唱歌,声音与自然和谐相融。"采得双莲迎笑剥"这一句,通过描绘女子采莲的画面,不仅展示了夏日江南的景色,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柳阴多处泊”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概括,柳树下投下的阴凉成为停歇之所,让人感受到一片宁静与安详。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女性形象的温婉勾勒,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江南夏日图卷。
卢祖皋
109首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累官至权直学士院。。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一字次夔。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猜您喜欢
洞仙歌
清·周星誉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又小婢催人.....
惜秋华·牵牛花
清·沈岸登
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灵鹊小窗报。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浅白更青,残月恁时.....
菩萨蛮(其一)不寐
清·左锡嘉
珍珠箤索流苏帐。翠衾蕤枕愁相傍。辗转不成眠。飞花香满天。阑干红屈曲。露滴娟娟竹。萤火隔帘青。错疑灯一星。
散步湖上至岙底二章(其二)
清·姚燮
城根儿童骑犊行,往来追逐渔歌声。渔歌声声出芦底,不见渔人见鸥起。一鸥两鸥飞过湖,儿童拍手相招呼。不知飞鸥没何处,目断苍烟隔汀树。
一剪梅·和漱玉词
清·王士禛
雁语金塘水渐秋。遥听菱歌,不见菱舟。望君何处最销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九曲长江天际流。似写相思,难寄新愁。梦魂几夜可曾閒,鹤子山头。燕子矶头。
宛转歌二首(其一)
明·张时彻
玉柱调,金徽和。歌宛转,宛转歌。芳堤步罗袜,绿藻荡流波。七襄织就鸳鸯锦,夜夜停机思度河。
阮郎归
宋·米友仁
碧溪风动满文漪。雨馀山更奇。淡烟横处柳行低。鸳鸯来去飞。人似玉,醉如泥。一枝随鬓攲。夷犹双桨月平西。幽寻归路迷。
早梅芳近
清·况周颐
海棠春,芙蓉晚。特地明妆换。银鹦呼酒,拌得相思更相见。坐慵鬟翠重,笑怯眉青浅。近尊前小立,无语杏衫茜。紫鸾箫,丹凤管。金粉江南怨。仙山楼阁,不抵人间绣帘远。瘦花莺易妒,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