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
下
误
由
畿
尉
,
擢
言
路
。
如
何
新
进
臣
,
敢
说
陛
下
误
。
文
章
一
代
推
中
唐
,
柳
韩
元
白
各
擅
场
,
品
端
终
属
两
侍
郎
。
赞美
抒怀
咏史
人物评论
译文
1、从京城的小官做起,逐渐升迁到可以上达天听的言官职位。我这位新进的臣子,竟然敢直言陛下有误之处。
2、文章在一代之中以中唐时期最为推崇,柳宗元、韩愈、元稹、白居易各自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品德高尚最终还是要归功于两位侍郎(此处侍郎可能指代具体的官员,但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理解)。
赏析
这首诗《陛下误》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政治的深刻洞察和对君主的直言不讳。诗的前两句“由畿尉,擢言路”,描述了诗人的仕途变迁,从畿尉这一官职晋升到了可以直谏君主的言路,暗示了诗人有勇气和能力向皇帝提出批评或建议。接下来的“如何新进臣,敢说陛下误”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立场和态度,他作为新晋的臣子,敢于指出皇帝的错误,这种直言不讳的精神在古代官场中颇为难得。“文章一代推中唐,柳韩元白各擅场”这句,诗人以文学成就来类比政治才能,提到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文人,他们的文章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以此比喻那些在政治上同样杰出的人物。最后,“品端终属两侍郎”一句,诗人将自己与两位侍郎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己政治道德和能力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暗含着对朝廷中某些官员品行的不满和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洪亮吉对当时政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展现了其作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和责任感。
洪亮吉
448首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您喜欢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
寿宁节祝圣寿(其八)
宋·王禹偁
祇为忧民感上玄,玉京今日集群仙。更教添注吾君寿,直过人皇万八千。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清·曹禾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咏史·毌丘俭
宋末元初·陈普
十万强兵无一人,义师翻得叛臣名。奇功一夜归人手,空使文鸯待到明。
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
宋·李廌
佑圣生贤佐,天心在抚民。昌期膺治运,谷旦降元臣。四序功成晚,三台耀拱辰。严凝气刚劲,謇谔性忠纯。凛凛风霜操,优优雨露仁。高才映今古,妙学洞天人。黼黻文华国,渊源德润身。四.....
秋曰述怀四十韵
明末清初·彭孙贻
短发飘蓬客,伤秋黯自惊。十年徒学剑,百亩愧躬耕。在昔逢屯难,中原扰甲兵。大呼兴陇卒,奄忽烬燕京。五马浮南渡,诸藩阻北征。此时犹粉饰,半壁彷承平。龙虎金陵丽,烽烟建业明。西.....
嵩山二十四咏(其四)三鹤峰
宋·楼异
昔有仙翁住此间,炼成青发与朱颜。一朝跨鹤升天去,涧草岩花岂复攀。
甲寅闽变,永嘉令马公琾与温处道陈公丹赤同时殉难,今春马公子观察君陈情行在,特锡恩谥忠勤,敬赋一章以纪其盛
清·沈元沧
一官迢递到岩疆,闽海烽烟正扰攘。此日陈豨终负汉,同时南八自忠唐。三年乱定闻家祭,两字名尊慰国殇。庙社灵旗应俨在,清魂千古恋桐乡。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