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季节
冬天
离别
手法
留题
边塞
城市
沂州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图景,以白杨与衰草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愁绪。首句“白杨衰草警新寒”以白杨树与枯萎的草地作为意象,点明了季节的变换,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的现实。接着,“袖掩征衫尚一堪”一句,通过诗人轻轻掩住外衣的动作,展现了他面对离别的平静与无奈。“到处留题泥爪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每到一处便留下自己的印记,无论是文字还是足迹,都成为了旅途中的独特符号,象征着他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珍惜。而“我刚北去雁刚南”则巧妙地将诗人与南飞的大雁进行了对比,大雁的南北迁徙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而诗人的北行则可能代表了人生的某种方向或追求,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思绪与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猜您喜欢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雪(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短戍复长坰,迷离合窈冥。闻钟知古寺,策马度邮亭。陇麦方添润,堤杨不碍青。恰逢举趾候,欣赏意为停。
西城夜望
明·苏升
清流一带抱江城,望入西山尽月明。隐隐人家藏树里,轻轻渔舸傍沙横。径中不睹陶潜迹,榻下空留孺子名。怀古伤今徒白首,夜深无限故乡情。
楚东岁暮
宋·吴锡畴
楼高霜冷漏声迟,独立阑干忆别离。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岁寒时节难为客,老日头颅尽付诗。颇觉凄凉无晤语,临风说与冻梅知。
过长城岭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山岭回清跸,晋燕接壤间。由来在一室,奚用设重关。地吏自迎送,材官喜往还。雪消无冻滑,涧水落潺湲。
忆萝月·记正月二十八日
清·陆恒
去年今日。云压天凄切。杨柳条条桥畔折。死别生离片刻。从今短簿无缘。空闺月冷霜寒。谁遣辰钟敲醒,一场春梦难圆。
望仙坡最高楼
清·黎简
在眼山川故国情,昆仑寒翠古邕城。短长道路供离别,少壮交游半死生。云色黄茅秋瘴尽,沙光碧玉暮江清。平安郡邑南征后,偶问途人不说兵。
发北新关初闻孤雁寄东窗叔
明·罗洪先
紫塞分寒影,清江入暮深。遥怜失群翼,还似独游情。匝月疑衰苇,迷烟滞古城。南归书帛杳,为向故园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