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
山
温
泉
咸
阙
无
雕
辇
,
骊
山
尚
浴
泉
。
汤
池
同
野
壑
,
水
殿
只
寒
烟
。
月
冷
新
丰
路
,
沙
沉
渭
浦
田
。
行
人
谩
投
足
,
谁
识
濯
龙
年
。
山水写景
怀古抒情
地点
咏史抒怀
行旅感慨
译文
昔日繁华的宫殿没有精雕细刻的辇车,骊山的温泉依旧在流淌。
昔日的汤池如今已成野壑,昔日的水殿只剩下寒冷的烟雾缭绕。
月光下的新丰路显得冷清,沙尘覆盖了渭浦田地。
行走在路上的旅人匆匆而过,谁又能理解这曾经的濯龙之年的辉煌呢?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格的《骊山温泉》描绘了一幅骊山温泉遗址的荒凉景象。首句“咸阙无雕辇”,暗示了昔日皇家的奢华已不再,连装饰华丽的马车也难觅踪迹。接着,“骊山尚浴泉”点出骊山温泉的历史背景,然而如今只剩下了冷清的温泉。“汤池同野壑”进一步强调了温泉池与野外沟壑无异,曾经的皇家享受已化为平凡山水。“水殿只寒烟”则写出昔日宫殿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水殿,只有袅袅寒烟相伴。下联“月冷新丰路,沙沉渭浦田”通过新丰路和渭浦田的景色,展现出一片荒凉和衰败,月光下的道路显得格外凄清,而渭河两岸的农田被沙尘覆盖,更显凄凉。最后两句“行人谩投足,谁识濯龙年”表达了行人的茫然和对往昔繁华的感慨,无人能理解或记得这里曾是皇帝沐浴的濯龙之地。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骊山温泉的变迁为载体,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猜您喜欢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题万佛堂壁(其一)
明·贺钦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吾与吟(其十一)
明·顾允成
桐江滩上雪霏霏,独拥羊裘一钓垂。古人冷淡今人笑,南山又见北山移。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宋末元初·戴表元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蓦山溪(其五)
宋·朱敦儒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苍颜华发,只是旧.....
江上答崔宣城
唐·李白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