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参
军
庄
送
宇
文
邈
秋
云
冒
原
隰
,
野
鸟
满
林
声
。
爱
此
田
舍
事
,
稽
君
车
马
程
。
离
堂
惨
不
喧
,
脉
脉
复
盈
盈
。
兰
叶
一
经
霜
,
香
销
为
赠
轻
。
灯
光
耿
方
寂
,
虫
思
隐
馀
清
。
相
望
忽
无
际
,
如
含
江
海
情
。
写景
秋天
动物
鸟
抒情
离别
田舍
译文
秋天的云朵飘浮在原野的低洼处,林间充满了野鸟的鸣叫声。
我喜爱这种田园生活,耽搁了你的车马行程。
离别的场景凄惨而寂静,人们默默地望着对方,情感充盈。
兰叶经过一次霜冻,其香气消失,赠送的礼物变得轻飘飘的。
灯光昏暗而寂静,虫子在余下的清静中思考。
彼此相望却感觉距离遥远,内心充满了如江海般深厚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与别离情怀的图景。开篇“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两句,通过秋云和野鸟的鸣叫,为读者营造出一个萧瑟而又充满生机的秋日景象。紧接着,“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即将离去友人的关切。这里的“稽君车马程”暗示了一种不忍别离的情感。“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则是写出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心境,室内外都弥漫着一种惆怅和寂静的氛围,而心中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用兰叶被霜打击后香气减弱来比喻即将离别之人带给自己的礼物或回忆虽美好但也会随时间而淡去。“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则是诗人的夜晚独处时刻的写照。昏黄的灯光下,连那微弱的虫鸣声都让人感到一种清冷和孤寂,这是对白天离别场景的一种呼应。最后,“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心灵相通,即便是远隔千里,也如同江海一般宽广深沉地包容着彼此的思念和感情。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友人的不舍与深情。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