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咏物
写景
春天
怀古
励志
赞美
情感
亲情感怀
读书
自然

译文

春天寒气侵入竹林,竹子显得憔悴不堪,父亲和老人们都说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
突然之间雷雨大作,深邃的雨水仿佛知晓南园中众多君子的心意。
从地里涌出的事物长得像人一样,每一个都带有凌云的志气。
我家的老园丁对嫁接花木感到厌倦,只喜欢在寒冷的季节里欣赏它们妩媚的姿态。
一旦花儿纷纷凋落,就像嵇康和阮籍相遇一样,没有醉倒在地。
阴阳交替是自然规律,有病了也会痊愈,并非就是死亡。
我叫来童子直接告诉邻居的老翁,种竹的意愿仍然和当年一样没有改变。
姚黄和左紫的花色最终会让人误入歧途,千叶重台花又有什么定数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林笋复生》,诗人以春寒中竹笋生长的情景,寓言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迁。首句描绘了春寒时节竹子的憔悴,暗示了环境的艰难。接着,竹笋在雷雨后破土而出,象征生机勃发,有君子之志。诗人自家的老园虽不再频繁嫁接,但竹子仍以其坚韧的姿态给主人带来安慰。随着季节更迭,竹叶转黄凋零,诗人借嵇康、阮籍的典故,表达对时光流逝、人事代谢的感慨,认为事物有其自然规律,即使病痛也能恢复。最后,诗人呼唤童子告诉邻居老人,种竹的初衷未曾改变,暗含对坚持理想和初心的坚守。诗中提到姚黄、左紫,是古代名贵的牡丹品种,诗人借此批评过分追求名利,而忽略了竹子那种质朴无华的美德,以及千叶重台(一种繁复的花形)的寓意,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本真之美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深沉的人生思考。

苏辙

1852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