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游
南
湖
三
首
(
其
二
)
绕
郭
春
水
满
,
被
堤
新
柳
黄
。
官
池
无
禁
约
,
野
艇
得
飞
扬
。
浪
泛
歌
声
远
,
花
浮
酒
气
香
。
晚
风
归
棹
急
,
细
雨
湿
红
妆
。
写景
春天
山水
抒情
官池
晚风
野艇
浪泛
春水
柳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苏辙在南湖游玩时所见的春日美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柳树、船只、歌声、花朵和酒气等元素,营造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日游湖图景。首句“绕郭春水满”描绘了春水充盈的湖面环绕着整个城郭,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被堤新柳黄”一句,通过“新柳黄”这一细节,不仅点明了季节特征,也暗示了春意盎然的氛围。接下来,“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写出了湖面上自由自在的船只,不受约束地在水中穿梭,展现了游玩的畅快与自由。“浪泛歌声远,花浮酒气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游玩的欢乐气氛。浪花随着歌声飘远,花朵随酒香浮动,将听觉与嗅觉的美好体验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悠扬的歌声和醉人的酒香。最后,“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吹动着归舟,细雨轻洒在女子的红装上,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景色一种朦胧而柔美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春日的热爱与欣赏,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
苏辙
1852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您喜欢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春游(其三)
宋·董嗣杲
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杨柳翠频蹙,不管黄鹂声。归栖官屋寒,月暗灯不明。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
三月三日诗
魏晋·孙绰
姑洗斡运,首阳穆阐。嘉卉萋萋,温风暖暖。言涤长濑,聊以游衍。缥萍■流,绿柳荫坂。羽从风飘,鳞随浪转。
藻鉴堂得句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昆明春水潋烟光,沿泛因之藻鉴堂。表里湖山归静照,高低桃柳总清扬。羲经趣寄对时茂,楚颂词多称物芳。若傍竹林寻晋逸,山公启事缅怀长。
春日归思
唐·王翰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春日游上方寺访竹塘上人禅房四首(其一)
明·李英
步屧寻江路,随缘到上方。日高丹鹫岭,心远白云乡。草树含芳润,风烟接混茫。隋家堤畔柳,春浪汴渠长。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隋末唐初·李世民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