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毛
君
新
葺
囷
庵
船
斋
厌
居
华
屋
住
东
庵
,
真
味
全
胜
食
荠
甘
。
多
病
维
摩
长
隐
几
,
无
心
弥
勒
便
同
龛
。
误
游
田
舍
空
成
笑
,
谬
入
僧
房
即
欲
参
。
风
霁
不
知
吹
有
万
,
月
明
聊
共
影
成
三
。
斋
如
小
舫
才
容
住
,
室
类
空
囷
定
不
贪
。
拥
褐
放
衙
人
寂
寂
,
脱
巾
漉
酒
鬓
鬖
鬖
。
画
囊
书
帙
堆
窗
案
,
药
裹
瓢
樽
挂
壁
蓝
。
檐
竹
风
霜
曾
不
到
,
盆
花
蜂
蝶
未
全
谙
。
公
馀
野
鹊
惊
初
睡
,
宾
醉
佳
人
笑
剧
谈
。
劝
客
巨
觥
那
得
避
,
和
诗
难
韵
不
容
探
。
晓
来
霏
雾
连
江
气
,
冬
后
温
风
带
岭
岚
。
去
国
屡
成
还
蜀
梦
,
忘
忧
惟
有
对
公
酣
。
终
身
徇
禄
知
何
益
,
投
檄
归
耕
贫
未
堪
。
借
我
此
庵
泥
药
灶
,
古
书
鸿
宝
试
淮
南
。
抒情
读书
隐居
风景
感慨
悟性
地点
译文
厌烦了住在繁华的房屋里,更喜欢住在东边的庵里,这里的食物比吃荠菜还要美味。
常常像多病维摩一样长时间倚着几案,又像无心弥勒一样随意地和佛像同处一室。
误入农田却空欢喜一场成了笑谈,错误地进入僧房却又想参禅悟道。
风停了不知道其实已经吹过万缕风,月光明亮时我们仿佛三人同影。
这处斋屋小得如同小船才能容纳我居住,这间房屋就像空旷的粮仓一样,我绝无贪恋。
穿着粗布衣服下班回来,周围的人静悄悄的,我脱下头巾滤酒,两鬓斑白。
画囊、书籍堆满了窗前的桌子,药品、葫芦、酒器等挂满了墙壁上的蓝色布袋。
屋檐下的竹子从未被风霜侵袭过,盆中的花朵蜜蜂蝴蝶还未完全了解。
公事之余,野鹊惊扰了我的初睡,而佳人在欢声笑语中喝醉了酒。
劝客人饮酒时,巨觥(一种大酒杯)是无法回避的,而与朋友一起作诗吟韵是探求不了的乐趣。
清晨雾气与江上的水汽相连,冬天过后温暖的风带着山间的雾气。
离开国都后我多次梦到自己回到了蜀地,只有忘忧酒能让我暂时忘却忧愁。
终身追求官禄能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辞官归隐,但我的生活却还贫困不堪。
借给我这个庵里的泥和药灶,我将用古代的珍贵典籍尝试淮南的炼丹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厌倦繁华,向往简静生活的内心世界。他赞赏在东庵的生活,认为其真味超过了荠菜的甘美。诗中提到维摩、弥勒等佛教人物,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淡泊。诗人游走于田舍和僧房,享受自然与宁静,即使误入也觉有趣。他的生活简朴,斋室狭小却足以容身,不贪求过多。在闲暇时,他拥着粗布衣裳,独自饮酒,沉浸在书籍与药草之中。檐下的竹子未曾受风霜侵扰,花儿也少有蜂蝶打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幽氛围。夜晚,诗人与朋友共饮,笑声连连,尽管公务之余仍有忧虑,但在与友人的欢聚中暂时忘却。他对官场生涯有所反思,认为追求功名禄位并无太大益处,而回归田园生活更为合适。最后,他向朋友借庵居住,希望能潜心研读古籍,过上更加宁静的读书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知识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苏辙
1852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木鹿寺经园
清·和瑛
华夏龙蛇外,天西备六书。羌戎刊木鹿,儒墨辨虫鱼。寺建青鸳古,经驮白马初。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
廉州试院联
清·徐琪
余地起楼台,退食炉香容遣兴;胜游留翰墨,重来杯酒与论文。
郊坛斋宫七首(其三)
宋·任希夷
玉津宏建中兴初,禁籞风光胜两都。惭愧逢辰瞻蠖濩,却思归老卧廜㢝。
仙人台
清·程虞卿
秋末登千山,蹑足最高顶。霁色到香岩,层塔立边景。俯首瞷沧波,海气腾足冷。昔传有仙人,对弈酌清茗。石坪尚零星,露下鹤声警。我读《招隐》篇,韶落千峰静。仙人竟不来,空台吊孤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