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湖
至
破
山
赠
文
周
萧
元
植
一
别
二
十
年
,
依
依
过
故
辙
。
湖
上
非
往
态
,
梦
想
频
虚
结
。
二
子
伴
我
行
,
我
行
感
徂
节
。
后
人
应
不
识
,
前
事
寒
泉
咽
。
一
别
二
十
年
,
人
堪
几
回
别
。
离别
友情
历史
记忆
译文
一别二十年,依依过故辙:一别就是二十年,心中仍留恋着过往的足迹。
湖上非往态,梦想频虚结:湖上的景象已经不是过去的模样,梦想也常常落空。
二子伴我行,我行感徂节:有二子陪伴我前行,我的行动感到时光的流逝。
后人应不识,前事寒泉咽:后人应该无法理解我们过去的经历,就像寒冷的泉水一样令人哽咽。
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一别就是二十年,人生中能经历多少次离别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故交重逢的场景,二十年的时光流转,让一切变得陌生。湖边的风光已非往日,那些美好的记忆如梦一场,频繁地在心头萦绕却又虚无缥缈。诗人身边有两位孩童作伴,他们的成长与四季更迭,让人深感时节的变迁和生活的悲欢交织。后来的人们难以理解过去的事情,往昔的故事就像寒冷的泉水一般,渐渐被时间吞噬。一别二十年,人生何其短暂,又能有几次离合呢?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和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湖上风光的改变,以及梦想与现实之间虚幻缥缈的对比,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寄托。同时,孩子们的成长也提醒着诗人对于岁月和生命更迭的思考。此外,后人的不解前事,更是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与无常。
顾况
242首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寄钱允吉
元末明初·蓝智
故人七月海南来,言向蓟州省亲去。故垒荒台秋正深,断雁残鸦日云暮。吴中风味誇莼鲈,舟过钱塘酒屡酤。钱王铁箭江上有,子胥怒涛天下无。王事有程须早发,别家又是中秋节。平生意气薄.....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适同游东观缅思旧游正以是日作诗以记之
宋·陈宓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