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昌
从
中
散
兄
游
硖
石
东
西
山
及
赞
山
而
别
兄
独
游
黄
湾
诸
山
寺
宠
寄
三
诗
因
追
述
前
游
却
寄
相
从
十
日
欢
,
预
恐
别
泪
滴
。
重
谋
访
林
壑
,
庶
复
延
晷
刻
。
好
山
尘
一
舍
,
何
惜
蜡
两
屐
。
东
湖
浸
坤
轴
,
浩
荡
鹍
鹏
击
。
方
舟
稳
睡
馀
,
帆
已
收
硖
石
。
东
山
号
紫
微
,
数
殿
耸
金
碧
。
我
祖
鍊
金
膏
,
井
湫
湛
寒
色
。
飙
轮
已
仙
去
,
千
古
留
玉
液
。
当
年
善
逝
师
,
福
壤
眼
独
识
。
上
方
子
亭
高
,
俯
睨
众
山
脊
。
空
濛
云
海
宽
,
想
像
人
境
隔
。
夜
投
涵
虚
阁
,
万
籁
森
已
寂
。
软
脚
旋
呼
尊
,
亦
复
两
颧
赤
。
黎
明
登
西
山
,
岌
嶪
动
人
魄
。
华
榜
揭
灵
池
,
审
公
存
故
迹
。
高
堂
坐
白
衣
,
巍
巍
妙
智
力
。
道
傍
两
精
舍
,
联
步
遍
游
陟
。
赞
山
特
超
峻
,
四
双
旧
飞
锡
。
绿
猗
环
高
竿
,
苍
髯
矫
千
尺
。
吴
越
峰
峦
秀
,
罗
列
在
几
席
。
情
赏
未
云
厌
,
六
龙
俄
已
昃
。
转
溪
遂
分
袂
,
恻
怆
不
能
食
。
还
家
得
诗
筒
,
妙
语
粲
珠
璧
。
具
载
黄
湾
游
,
恨
不
逐
飞
翼
。
流
光
信
驹
隙
,
薄
宦
只
鸡
肋
。
他
年
倦
招
寻
,
画
图
追
旧
历
。
山水写景
地点游记
离别送别
赞美
颂扬
情感表达
译文
我们相聚了十天非常欢乐,但我也预感到分别时我们会泪流满面。
我们再次计划去游览山林,希望能再次延长这美好的时光。
尽管只是一座好山和一个简单的住所,我们也会珍惜这段时光,不惜穿山越岭去游赏。
东湖广阔无垠,就像鹍鹏在湖面击水一样壮观。
我们的船平稳地行驶着,余下的时间已经足够我们安然入睡,而帆已经收起停泊在峡谷中。
东山号称紫微山,几座宫殿耸立着金碧辉煌的建筑。
我祖上传下来的金膏就在这口井中,井水寒凉。
我的祖先已经驾风而去,只留下了千年的玉液。
当年有一位善于识地的师傅,他一眼就看中了这块福地。
上方的亭子高耸入云,俯瞰着众山之巅。
天空中的云海宽阔无边,让人感觉与人间隔绝。
夜晚我们投宿在涵虚阁,万籁俱寂,只有我们几个人。
我们叫来酒水畅饮,脸上也泛起了红晕。
黎明时分我们登上西山,山势陡峭令人心惊。
灵池上揭着华丽的榜单,上面记录着审公的旧迹。
高堂之上坐着白衣人,他有着高超的智慧和力量。
道路两旁有两座精舍,我们联步游遍了那里。
赞山特别高峻,有四位高僧曾在此地停留。
高大的绿色树丛环绕着高高的灯竿,苍老的面容下露出长者的矫健身影。
吴越的山峦景色优美,在眼前如几案般罗列开来。
我们欣赏这些景色并不觉得厌倦,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我们转了小溪后便分别了,心中感到惆怅不已。
回家后我得到了诗筒,里面装满了美妙的诗句。
我希望能在黄湾游历时带上你,但我恨我不能像鸟一样长出翅膀飞翔。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的官职只是鸡肋般无味。
将来若我厌倦了寻访名山胜地,或许会通过画图来追忆旧时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兄长葛胜仲十日之游的欢乐与离别的哀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兄长深厚友情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兄长的深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感。首句“相从十日欢”开篇即点明了与兄长共度的美好时光,随后“预恐别泪滴”则预示了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接下来的“重谋访林壑,庶复延晷刻”,表达了希望再次相聚的愿望,体现了兄弟间深厚的羁绊。“好山尘一舍,何惜蜡两屐”一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东湖浸坤轴,浩荡鹍鹏击”则进一步渲染了东湖的壮丽景象,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幅宏大画卷。“方舟稳睡馀,帆已收硖石”描述了舟行水上的情景,既有宁静之美,也有对旅程结束的感慨。“东山号紫微,数殿耸金碧”则转向对东山的描写,金碧辉煌的寺庙映衬着紫微山的雄伟,展现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氛围。“我祖鍊金膏,井湫湛寒色”这一句则将思绪拉回祖先的传说,井水深寒,似乎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智慧的光芒。“飙轮已仙去,千古留玉液”表达了对先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期待。“当年善逝师,福壤眼独识”则提到了一位高僧,通过“福壤眼独识”这一细节,展现了对这位高僧独特见解的赞赏。“上方子亭高,俯睨众山脊”描绘了亭台楼阁的高耸,以及从高处俯瞰群山的壮观景象。“空濛云海宽,想像人境隔”通过云海的广阔,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想象与向往。“夜投涵虚阁,万籁森已寂”则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宁静之中。“软脚旋呼尊,亦复两颧赤”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饮酒畅谈的情景,脸颊泛红,满是欢愉。“黎明登西山,岌嶪动人魄”则描述了清晨登山的壮丽景象,山势险峻,令人震撼。“华榜揭灵池,审公存故迹”通过华美的牌匾和古老的遗迹,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高堂坐白衣,巍巍妙智力”则赞美了某位高人的智慧与品德,形象地描绘了其坐于高堂之上,衣着朴素,但智慧与道德却无比崇高。“道傍两精舍,联步遍游陟”表达了对沿途寺庙的探访,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知识与信仰的追求。“赞山特超峻,四双旧飞锡”通过赞颂山峰的峻峭,以及旧时僧侣的足迹,展现了对自然与宗教的崇敬之情。“绿猗环高竿,苍髯矫千尺”描绘了绿树环绕的高竿,以及苍老而挺拔的枝干,仿佛是自然界中坚韧不屈的生命象征。“吴越峰峦秀,罗列在几席”则以吴越地区的秀丽山川,比喻为眼前的美景,如同置于案头的艺术品。“情赏未云厌,六龙俄已昃”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并未满足,太阳却已西斜,时间匆匆。“转溪遂分袂,恻怆不能食”则描绘了与兄长分别时的悲伤与不舍,以至于无法进食。“还家得诗筒,妙语粲珠璧”通过收到兄长寄来的诗筒,感受到了对方的深情厚意,诗句如珍珠般璀璨。“具载黄湾游,恨不逐飞翼”表达了对未能一同游览黄湾诸山寺的遗憾,希望像飞鸟一样自由飞翔。“流光信驹隙,薄宦只鸡肋”则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官场生活如同鸡肋,既无味又无奈。“他年倦招寻,画图追旧历”表达了对未来可能的倦怠与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寻,希望在疲倦之时,能够通过画图来回忆曾经的旅行与友谊。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深刻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美好。
葛胜仲
723首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您喜欢
和翟忠惠游焦山
宋·蔡肇
吾闻海中之山名黛舆,八纮九野水所输。沙痕蕝石记千古,尧水滔天才一濡。西潴七泽并淮湖,南倾百粤包荆舒。孤根不畏波浪没,正气自有神明扶。火轮才升水鹤唳,地籁所作江㹠嘘。佳气郁.....
过沛
明·梁楠
朔风吹枯桑,游子入沛乡。鸣驺已前导,驿吏候道旁。凭轼缅兹土,能令心慨慷。聿怀赤帝子,傥荡出芒砀。际会屠狗辈,逐鹿嬴秦亡。归来召父老,置酒乐未央。侧想歌大风,至今犹飞扬。
二月晦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大堤晓踏绿杨烟,仲月蟾光又隐天。九十韶华过六十,今年旅况忆前年。鸣鸠乳燕各相惜,弱柳繁桃俱可怜。剩得馀閒归品判,春郊轮日有诗篇。
寄冯朝泰
明·李德
金陵昔会面,一别杳无音。故国秋云合,大江春水深。宦情同契阔,老景各侵寻。纵有衡阳雁,何由写宿心。
韶石使君年丈扁舟过我于松桂林敬哦小诗留为一日款就寄石洲主人以发千里外一笑也(其一)
宋·陈元晋
十五年前会五羊,都门再别九年强。君荣韶石州麾出,我窘文江县债偿。人世能消几离别,征涂何用许奔忙。梅前菊后风光好,且为侬留共一觞。
詶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唐·独孤及
少读黄帝书,肯不笑机事。意犹负深衷,未免名迹累。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甘为风波人,岂复江海意。担簦平台下,是日饮羁思。逢君道寸心,暂喜一交臂。绪言未及竟,离念已复至。宁.....
戏赠鹤珊
清·郑用锡
托迹潜园宇宙宽,故乡岁月乐盘桓。使君疑是陶宏景,既爱山林更爱官。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下字
宋·李伯玉
清时屏臣奸,琴瑟大更化。四佞斥昕朝,一札颁丙夜。明庭集孔鸾,清庙荐琼斝。堂堂西山孙,藉藉少室价。给札承明庐,紬书群玉舍。功名渠自来,迫逐不容赦。君心政事本,治化朝廷下。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